/> 大兵团作战!
所需要考虑的东西极多,在统筹全局的情况下,能够将调令细化到一个团。
其指挥能力!
可想而知。
自从黄埔军校毕业,苏长青参军、并且开始带兵时起,其身上就有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
一般人难以想象,这种坚持正是苏长青几乎每战必胜的来源。
自这场大战开始,每天深夜苏长青都要在前线指挥所里听取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下属各部用电台报告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而苏长青则认真细致地记录着他的大数据。
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
缴获的火炮多少、车辆多少、枪支多少、物资多少……
作为实际指挥官,苏长青的要求很细,俘虏要分清军官和士兵,缴获的枪支,要统计出机枪、长枪、短枪,击毁和缴获尚能使用的汽车,也要分出大小和类别。
经过一天紧张的战斗指挥工作,苏长青依然坚持着这个规矩,好在刘参谋长也已经习惯了这些。
此外,在指挥战斗的时候。
苏长青几乎每天都会长时间面对着墙上的地图,不许别人打扰,一个人对着地图观察和思考。
他要计算到进攻时有全胜的把握,还要留出退路。
而这些精确的部署都来自于那些看上去乏味的数据准备。
最让伏罗希洛夫元帅感到震惊,直呼苏长青是天才的还是发生在进攻日耳曼帝国大日耳曼师的一战。
这一战!
苏长青的敏锐洞察力,将伏罗希洛夫元帅这个北极熊国老牌元帅。
给差点惊掉下巴!
当时,在意呆利国军队的阵地彻底崩溃之后。
以大夏国第一方面军的程部与邓部,形成钳形攻势向日耳曼帝国最为精锐的几支部队扑了过去。
在坦克、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战斗极为激烈。
日耳曼帝国陆军虽然骤然受到攻击,但抵抗极为顽强。
整个战争过程极度的惨烈,极度的血腥。
日耳曼帝国陆军爆发出来的战斗力,丝毫不弱于大夏国军队。
其对火炮!
装甲车、坦克的使用,更是在大夏国军队之上。
若是想要完全吃掉这支军队,想必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然而!
在战事极为激烈的一天深夜,值班参谋正在读着下面某团上报下属部队的战报,说他们的部队碰到了一个极为激烈的遭遇战。
歼敌部分,其余逃走。
与其它之前所读的战报看上去并无明显异样,值班参谋就这样读着读着,苏长青突然叫了一声“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