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被截胡了?缴获一批无价之宝的物资,震惊的李云龙!(3更,求鲜花呀!)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一 ↓

面对强大的171团,晋绥军338团的一个营根本无法阻挡。

砰砰砰……

哒哒哒……

轰隆隆……

整个山谷震耳欲聋,枪声如鸣。

巨大的枪声也引起了正在赶来的孔捷和丁伟。

……

28团丁伟部。

“团长,通县路段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

感觉被截获的丁伟有些不耐烦:“老子听到了……他娘是,是谁敢截老子的胡……”

“团长,这附近都是晋绥军的地盘,那支土匪的胆子这么肥??”

“是啊,我也觉得奇怪……”

“一营长,跟我上去看看,其他人留守……”

现在,伏击已经打不成了,但以丁伟的脾气,他必须搞清楚,是谁截胡。

“快……”

随后,丁伟带着几人快步向通县路段奔跑。

……

另一边。

正在全速奔跑的131团孔捷部。

“团长,不好了,前面传来枪声……”

“什么?”孔捷怒气不打一处来:“他娘的,谁敢和我老孔抢物资,活的不耐烦了!!”

“团长,听这密集的枪炮声,火力很猛啊……伏击者估计被打惨了!”

“是啊,团长,如此密集的爆炸声和枪声,就算是我们也无法扛得住……”

“没想到,晋绥军的火力这么猛……不知道那支部队这么倒霉。”

孔捷:“行了,别废话了,一营长,你们几个跟我去看看,其他人留守,注意警戒!”

“是,团长!”

战斗一旦打响,周围的晋绥军必然会增援,孔捷和丁伟如果这个时候带着大部队过去,不然会和晋绥军的增援部队来一个正面碰面。

以28团和131团目前的实力,不适合跟晋绥军硬碰硬。

……

苏言这边。

眼看敌人消灭了四分之三,苏言立即下令吹冲锋号。

埋伏在道路两侧的171团的战士们如排山倒海一般的气势,向晋绥军338团杀了过去。

砰砰砰……

哒哒哒……

半个小时结束战斗。

“快,打扫战场……”

“看看马车上都是些什么?”

“是,团长!”李云龙一脸兴奋的掀开帆布,引入眼帘的是一个个木箱子。

打开木箱,李云龙傻眼了:“团长,你快过来看……怎么都是瓷器?”

苏言快步走了上来,定眼一看:“这可是清朝的瓷器……快,打开其他的箱子看看……”

蹭蹭蹭……

当打开箱子那一刻,士兵们全都愣住了,里面不是吃的,也不是穿的,全都唐宋明时期的字画青铜器,瓷器,还有佛像等珍贵的重要文物。

抗日战争爆发前,小鬼子就已经开始盗窃华夏文物?。

早在明清时期,小鬼子被称为“倭寇”时,就已经开始盗窃华夏的文物。

例如,1937年初,小鬼子派人到山西的云冈石窟打着考古的名义进行盗窃,损毁了大量的石像和壁画?。

此外,曜变天目茶碗和无际禅师肉身也在不同时期被小鬼子盗走?。

这些盗窃行为不仅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还延续到了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时间。

例如,渡边四郎在1930年代盗走了无际禅师的肉身,并在1944年将其偷运回国内?。

据不完全估计,抗日期间其他国家在华夏偷盗约360万件文物(保守估计,仅小鬼子各大博物馆就有80万件左右)。

其中古书类40000余件,书画类16000余件,石佛、碑文类12000余件,金玉首饰、器具类近100万件,当然了,对此小鬼子并不作出回应。

华夏,这个屹立于东方大地、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宛如一座无尽的宝藏,孕育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

这些瑰宝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它们更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璀璨结晶,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记忆。

从古至今,它们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兴衰更迭,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民族精神与文化的象征。

然而,在近代那段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岁月里,华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来侵略,众多国宝级文物在这场浩劫中流离失所,远离他乡。

其中,小鬼子作为邻近的岛国,却成为了掠夺华夏文物最为猖獗的国家之一,其行径之恶劣,影响之深远,至今仍是华夏人民心中难以抹去的伤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抗战:过草地失联后,我带回个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ngzhan0guocaodishilianhou0wodaihuigeshi/read/79/214.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