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米字国有一家报社,突然在一片要求审判施佩尔的呼声中站出来为他辩护。
本来只是几家小报,按理说掀不起什么风浪。
可正因为他们逆流而上,和主流舆论唱反调,一下子就成了焦点。
最关键的是,他们讲的事情,让不少米字国老百姓开始动摇了。
报纸里是这么说的:施佩尔一开始确实是小胡子的军备部长,手握经济和工业大权。
这一点无可否认,也没得洗。
但后来,他意识到自己犯下大错,对世界造成了巨大伤害,于是决定回头是岸,用实际行动赎罪。
他参与了一次政变,想干掉小胡子、结束战争,让各国人民少受点苦。
可惜计划失败,他被送上法庭,只是靠着和小胡子的特殊关系才侥幸活命。
官职一撸到底,从核心人物变成了普通人,之后还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被严密监视的日子。
可他没放弃,还想继续赎罪,甚至打算用毒气再做掉小胡子,虽然又失败了。
但这一系列行动,足以证明他对对战争的厌恶。
这样一个幡然醒悟、不惜赌上性命去弥补过错的人,我们不该原谅他吗?
在不知情的人眼里,他是战犯;可实际上,他应该是我们的盟友!
因为他一直在邪恶轴心的心脏地带,为结束战争而拼命。
文章还反问:我们既然能原谅迷途知返的面条国,为什么不放过施佩尔?
这么做,会不会让将来可能倒戈的人心寒?
万一再发生战争,还有人敢站出来反抗吗?行动失败就要上绞架,谁还愿意赌命?
这几篇文章不断抛出问题,让米字国老百姓陷入沉思。
原来他们不了解内情,以为施佩尔就是战犯。
可现在有人告诉他们,施佩尔已经用行动赎了罪、赌过命。
既然人家已经悔改,为什么还要揪着不放?今天判了他,将来谁还敢起义?
如果我们放过他,是不是能鼓励更多人在邪恶阵营内部反正?
这一下,米字国民意动摇得厉害,大家纠结不已:到底该不该审判施佩尔?
老杜在一旁看得直着急,这怎么能不审判呢?
花旗国一边催着米字国赶紧把施佩尔交给国际军事法庭,一边继续在米字国国内宣传日耳曼的罪行,强调施佩尔必须受审。
理由很简单:他管后勤、抓生产,战争能打那么久、盟军牺牲那么大,跟他脱不了干系。
于是有些米字国人又犹豫了,觉得判还是得判,不过可以轻点,关几年就行。
这时候,丘瓦那站出来了。
他对全国发表了一场演讲,其实更像是一场公开辩论:
“施佩尔确实为汉斯军提供了后勤支持,但我们要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