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进办公室,常志清正对着电报皱眉,施肇基在一旁不停地看表。
见到张元初,常志清直接把电报塞过来:“元初你看,陈介从日耳曼国发回的消息,日耳曼对斯拉夫可没好感,俩巨头针尖对麦芒!”
张元初快速扫过电文,嘴角勾起一丝冷笑:“这么说,咱们卖武器给米字国不用担心报复了?
不过直接得罪日耳曼国也不妥,让米字国人自己派船来运,咱们只负责生产,不沾运输的边儿。”
.........
6月14日,天朝的电台里蹦出一条重磅消息:正式发布天朝中立法,宣称在这场战争当中,天朝将保持中立态度。
声明发出的同时,天朝米字国大使郭泰祺向国内递交天朝的决策。
一听天朝能卖武器,米字国一众高层赞差点把茶杯摔了:
“什么?李恩菲尔德步枪管够?布轮轻机枪要多少有多少?还有高射炮、榴弹炮!”
最让米字国挠头的是天朝的“规矩”:货管够,钱管付,船管开。
也就是说,想买武器?自己派船来拉!这可愁坏了米字国海军部。
大洋上的日耳曼潜艇虎视眈眈的,派船去天朝拉货,这不是虎口拔牙吗?
但架不住武器诱惑,最后还是咬咬牙:“去!天竺那边的领土上有的是船,绕点路算什么!”
.........
宁京,张家大宅
张元初没去司令部,而是坐在大厅主位上,看着底下一群四五十岁的“叔伯”们。
这些人都是张家的管家,现在个个都是工厂厂长,管着钢铁厂、坦克厂、火炮厂,妥妥的“工业大佬”。
“少爷,您过目,这是当下咱们的产业详情。除了这些工厂,老爷和太老爷还在各地留了些商铺,都是咱们的家底。”大管家张德双手递上文件,语气恭敬。
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张家的仆人,搁二十年前,便是世世代代侍奉张家的家仆。
张元初接过文件,缓缓翻阅。
张家身为江浙财团一份子,根基深厚,原本产业便不少,江南各城皆有布局。
此前张家也在一些银行持有股份,可前段时间,张元初以政府名义查抄失信银行,不少参股银行都在被查之列。
即便有张家股份,他也没留情面,一律查抄。
如今张家在银行业已无股份,这两年张元初一门心思扑在实业和工业上,张家的产业重心也渐渐转向了工业。
看完文件,张元初将其搁在一旁桌上,抬眼扫过满屋子的管家。
这些人论年纪都是他的叔伯辈,他正色道:“诸位都是看着我长大的长辈,这些年为张家劳心劳力,我都记在心里。”
一众管家忙不迭称不敢当。
他们虽是张家下人,却也清楚,在这乱世,能依托着大家族活下去已是幸事,多少人连温饱都成问题。
张元初摆摆手,接着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