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远超常规流行乐的范畴。副歌部分从C大调到降A大调的突然转调,看似突兀,却通过一个精妙的共同音连接,营造出时空割裂的宏大感,这种手法,常见于瓦格纳的歌剧。而歌曲结尾处那段钢琴华彩,其复调写作的痕迹,带着浓郁的巴赫风格……”
阿汐看得云里雾里,那些专业的乐理术语她一个也看不懂。但当她看到下一段时,她的心脏猛地一缩,血液仿佛瞬间凝固了。
“……这种将古典技法圆融地藏于流行旋律之下的创作‘指纹’,这种在磅礴的音乐叙事中倾注极度个人化、甚至带着破碎美感的情感内核的风格,让我想起了一个本该在世界舞台上更加闪耀,却不幸过早陨落的名字。我无意冒犯《光年之外》的创作者林星先生,或许这只是一种巧合,或许是英雄所见略同。但当我闭上眼聆听这首歌时,我仿佛看到的不是一片璀璨的星海,而是一个孤独的背影,站在柏林的冬夜里,用小提琴的弓弦,拉扯着整个宇宙的星辰与尘埃……”
小提琴!柏林的冬夜!
这两个词像两把尖锐的冰锥,狠狠刺进阿汐的心脏。她握着手机的手指瞬间冰凉,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这篇文章,比之前邓子琪的私信、比MV里那个小提琴的剪影草图,要可怕一万倍!它不再是私下的猜测,而是一份来自权威人士的摆在公众面前的逻辑严谨的“招魂书”!
她甚至能想象,这篇文章会引发怎样的轩串。那些关于“楚星河”的旧闻、他惊世的才华、他神秘的陨落、那场车祸的疑云……所有的一切都会被重新翻出来放在放大镜下,一寸寸地审视。
而林星,这个名字,将彻底和“楚星河”的影子捆绑在一起,再也无法挣脱。
阿汐的脸色变得惨白,她几乎是下意识地,迅速将文章页面关闭,然后删除了浏览记录。她抬起头,看向正在客厅另一头,陪着景曦搭积木的林星。他正耐心地将一块三角形的积木放在正方形积木的顶端,搭成一个“房子”的形状,脸上带着柔和的笑意。
她不能让他看到这篇文章。她要保护他,保护他们现在这个家。
接下来的两天,阿汐变得有些魂不守舍。她会下意识地频繁刷新网络,看到任何与“楚星河”相关的字眼都心惊肉跳。宋怀安的那篇文章果然如同病毒般扩散开来无数音乐博主、乐评人开始下场分析,各种对比视频、技术贴层出不穷。“林星到底是谁”这个话题,第一次以一种近乎严肃考据的姿态,出现在了公众视野里。
林星似乎察觉到了她的异样。
这天下午,阿汐又在偷偷刷手机,看到一条“深扒楚星河柏林车祸四大疑点”的帖子时,心跳得厉害,连林星走到她身后都没有发觉。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
林星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阿汐吓得手一抖,手机“啪”地一声掉在了地毯上。屏幕还亮着,上面那个刺眼的标题清晰可见。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
阿汐慌忙弯腰去捡手机,想要关掉页面,但林星的动作比她更快。他捡起手机,目光落在了屏幕上。他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安静地逐字逐句地,看完了那篇长长的充满了各种猜测和所谓“证据”的帖子。
阿汐的心沉到了谷底,她紧张地攥着衣角,连呼吸都忘了。她不知道林星看到这些会有什么反应是愤怒?是悲伤?还是会勾起那些痛苦的回忆?
林星看完了。他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将手机还给了阿汐。然后他转过身,走到了客厅的另一边。
他没有走向那个尘封着小提琴的壁橱,也没有走向书桌去打开电脑,而是走到了阿汐平时练琴的那块地毯旁,弯腰捡起了那本被她翻得有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