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地基上的水痕与生命的胎音 (6/10)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刷新着那些依旧卡顿、但不断跳出新喜讯的页面。每一次“服务器繁忙”的提示,此刻都变成了甜蜜的烦恼;每一条新跳出的祝贺信息,都像是投向这片冰冷灯塔的温暖炭火。他们分享着手机屏幕微弱的光亮,也分享着这份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喜悦,像两个守着宝藏的孩子,叽叽咕咕,低声笑语,直至窗外深沉的墨蓝色天幕,被东方海平线上第一缕微弱的晨曦悄然渗透。灯塔里的这一夜,没有睡眠,只有文字带来的巨大荣光在无声燃烧,将两颗心烘烤得暖意融融。

    然而,命运的馈赠,总在不经意间标定着它的价码。巨大的成功像一剂强效的兴奋剂,效力猛烈,褪去后留下的空白与压力却更加难熬。

    《灶》的爆火,将“星海”这个名字再次推上了风口浪尖,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赞誉、解读、邀约,以及……无形的枷锁。编辑委婉地提醒他保持更新频率,维持热度;出版社催促着新书的构思和进度;网络上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分析他《灶》的成功密码,期待他下一部能带来更大的震撼。无形的压力如同深海的水压,从四面八方悄然围拢,沉甸甸地压在阿星的心头。

    新家的建造如火如荼。地基之上,砖墙开始一层层垒砌,脚手架如同钢铁丛林般拔地而起。阿星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其中。选砖、监工、核对图纸、和施工队沟通细节……每一块砖,每一根钢筋,都凝聚着他对未来“家”的具象渴望。这本该是充满希望和力量的劳作。

    可当他深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灯塔,坐在小木桌前,试图打开文档,继续那本在《灶》完结前就已开始构思的第三部作品时,大脑却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令人窒息的空白。

    台灯昏黄的光线(新家动工后,他们咬牙给灯塔拉了根临时电线,装了个节能灯泡)笼罩着键盘。屏幕上是新建的空白文档,标题栏孤零零地闪烁着一个字:《根》。这是他预想中的主题,比《灶》更深沉,试图探讨人与土地、与血脉、与创伤记忆之间那种盘根错节的联结。

    指尖悬在键盘上方,微微颤抖。脑海中那些曾经鲜活涌动的意象——老陈头布满老茧的手抚摸礁石的触感,阿海伯修补渔网时专注的眼神,海婆婆讲述古老海祭传说时悠远的声音,甚至他自己在冰冷海水中下沉时看到的、来自灯塔的那一缕微弱却固执的光芒……所有这些曾滋养他写出《孤塔》和《灶》的源泉,此刻都变得模糊、干涸,如同退潮后暴露在烈日下的滩涂,只剩下龟裂的纹路。

    他强迫自己敲下几个词:“泥土”、“血脉”、“沉埋”……字句干瘪,毫无生气,像被晒干的鱼。删除。再写:“他站在新砌的墙边,手指抚过粗糙的砖缝……” 感觉虚假,矫揉造作,远不如他在工地上抚摸那些真实砖块时感受到的温度和颗粒感。再次删除。

    一股冰冷的烦躁感从心底升起,迅速蔓延至四肢百骸。喉咙深处那熟悉的、经年不散的锈蚀感带来的隐痛,此刻也变得格外清晰、尖锐,仿佛有无数细小的砂砾在摩擦着声带,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滞涩的痛楚。他下意识地抬手,用力按住自己的脖颈,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试图压下那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不适。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文档依旧空白。灯塔外海浪的轰鸣,此刻听来不再是永恒的乐章,而像是对他枯竭灵感无情的嘲弄。挫败感如同冰冷的海水,一点点淹没他。他猛地合上笔记本电脑,屏幕光瞬间熄灭,将他整个人沉入更深的昏暗里。他颓然地将脸埋进掌心,肩膀垮塌下去,像一尊瞬间失去支撑的沙塔。

    不知过了多久,阿汐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她刚刚在临时搭的简易灶台边收拾完碗筷,手上还带着淡淡的洗碗水味道。她敏锐地察觉到阿星周身笼罩的低气压,像一片沉重的阴云。

    “阿星哥?”她轻声唤道,挨着他身边的小凳坐下,带着海盐和皂角清香的身体轻轻靠着他紧绷的胳膊,“写……写不出来吗?”

    阿星没有抬头,只是从喉咙深处发出一声模糊的、带着浓重疲惫和烦躁的咕哝:“……嗯。” 声音嘶哑得厉害。

    阿汐伸出温热的手,覆盖在他用力按压着脖颈的手背上,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遭雷劈:音乐不需要被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ijuzaoleipi0yinlebuxuyaobei/read/97/11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