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过于惊人了。
  若是燕王个人的武勇,只能说燕王是天纵之才,真龙天子。
  但缘何,燕王底下的兵,也个个都能十里挑一般这么强呢?不是很多都是降兵补充进去的吗?难道一降了燕王,他们还能脱胎换骨、重获新生不成?
  傅友德不禁喃喃道:“我是带过燕地的兵的啊?有这么夸张吗?没有吧?”
  他开始对自己的记忆,产生了一点怀疑。
  【我军向来以步兵强行军闻名,当时参谋手册里写,强行军指标为24小时100里;全员轻装,最高要求为24小时120里。】
  “……”
  麻了。
  现在所有的将军们,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离谱!
  假如燕王强行军一日112里,是在逃跑的极限情况下,迸发出来的力量,那么怎么会有人,将这一标准直接列出来,就仿佛在说,只要你是精锐——不,只要你是一个合格的兵,你就应该达到这异想天开的指标!
  “难道说,”李景隆满脸茫然,“未来除了科技发达之外,人体也能变异吗?比如说,□□变成了钢铁的身体?”
  【而在震惊全球的三所里强行军和飞夺泸定桥中,前者14小时奔袭145里山路,后者24小时跑了240里山路,中间甚至还打赢了几场战。
  这两项记录基本上就是人类不可能打破的神话。】
  一时之间,灵堂寂静无声。
  100里路,已经是无法达成的一个数字了,如今,竟有人能将这100里路,直接翻上两倍有余!
  这还是人吗?
  这岂止双腿要变成钢铁,身躯也要变成钢铁,大脑更要变成钢铁,才能够做到,才能够支撑吧?
  “呼哧”一声。
  是外头的风,将灵堂的火焰骤然吹高。
  那红彤彤的火焰,印上众人的脸颊,却耀不红他们苍白的脸色。
  郭英、耿炳文失声道:
  “开什么玩笑,快马疾驰,一日的路程也不过是200里路!”
  “240里路还不算完,跑这240里的中间,要打仗,跑到了,还要投入了这犹如绞肉战一般的夺桥之战!而且,听那仙机骄傲的语气,他们定一路赢着到那里,再打赢了那夺桥战!这,这是百战百胜吗?”
  刚刚为自己手下的兵而产生自得的朱棣也是默然不语。
  终于,朱元璋长长一叹,感慨羡慕道:
  “天下岂有如此强军?”
  天下真有如此强军!
  【朱棣这一路,肯定比山路稍微好走一点,但这个速度强行军也实在太夸张了一点,up不是特别相信他的步兵能完全跟上。】
  虽然刚刚朱棣觉得自己的这个数字有点水分。
  但听到现在,他就不开心了。
  哼,你们可以,我却不行吗?真是小看我啊!
  虽不能像你们那样240里,但做到一两次112里,又有何不可呢?
  朱棣已经暗下决心。
  自己一定会做到的!
  【12月27号到达馆陶的只有可能是骑兵 能骑马的步兵 少量素质极高的步兵 少量辎重。
  郑亨的墓志铭曾有一条记录,就是东昌之战后,朱棣派他去西边收拢士兵。本来up以为郑亨是去收拢溃兵的,但按照这个急行军的速度来看,更像是去收拢跟不上的步兵士卒。
  当然,即使如此,也是明代步兵急行军的奇迹了。】
  傅友德他们吃惊了半天,此刻,终于感觉到,有一样,是自己能够理解的行为了。
  他们擦了擦汗。
  差点以为要不会打仗了。
  可怕,燕王可怕如斯。
  恐怖,兔朝恐怖如斯!
  【摆脱了东昌方向的盛庸不代表这场撤退到此结束。
  建文3年1月1日,燕军抵达威县,离馆陶100里,33里\/日。这个速度就正常很多了。
  朱棣的哨兵探知到前方有定州方向匆匆赶来的平安部队。
  于是在沿路设下埋伏。
  平安的这只部队是步兵 骑兵混合兵种,它的行军速度注定不会太快。
  威县离定州直线距离350里,按40里\/日算,得走9天以上,可见他们在12月21日左右就得出发了,这也和我们前文分析的,何福他们在东昌(12月25日)与朱棣会战是为了给平安争取时间呼应。
  至于史书上写盛庸在12月27日才给平安去电,让他来围堵朱棣,显然是不现实的,那平安也得步兵日行100里了。】
  大家听到这里,不禁摇摇头。
  “本该是平安从容埋伏燕王的,现在,因为燕王这样如此果决的撤退和如此快的行军,反过来变成燕王从容地埋伏平安了。想来,这从容行军的三天里,燕王定是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ijuxiangzhuyuanzhangzhibozhudihuizaofan/read/97/20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