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如上述所说,于谦的军队改革,增加了文臣话语权,石亨也不喜欢这种被牵制的感觉,他和曹吉祥在换皇帝后,“又恶文臣为巡抚,抑武臣不得肆,尽撤还。”
  动机就是,不想要头顶再压着一座山。
  他和曹吉祥脑子都不太ok,拿了权力就肆意妄为,没多久被堡宗卸磨杀驴,轻松处理了。】
  “哼。”朱元璋冷笑一声,果然啊,他根本没有想错,不让文臣当巡抚,不就是为了自己肆无忌惮,欺男霸女,勒索钱财吗?
  “石亨啊石亨,你和堡宗这两个烂泥地里的家伙凑到了一块,互相比烂,终究是比不过那更烂的堡宗啊。”
  【最后是这个徐有贞,又一个有用垃圾。
  徐有贞,原名徐珵,在土木堡之变后提议南迁,仅此一事,就称得上遗臭万年。
  徐有贞因此长期得不到升迁,于谦比较红,他就找于谦的门路,于谦是举荐了,景泰不愿意,认为提议南迁之人都是心术不正。
  徐有贞又不知道是皇帝看不上他,小人心态觉得于谦作梗。
  后来陈循对他点出症结,你改个名字、换个马甲。
  于是,徐珵变成了徐有贞,这招果然有用,廷臣再推举他干活,景泰认不得名字了,就把他派去治水。
  别人治不好的黄河水患,他ok了,便以此功得到了封赏。】
  大家本想狠狠喝骂这没有半分骨气,一心南迁,还只会耍小聪明的徐有贞。
  但听到后来,喝骂声顿住,大家都沉默了。
  此时内心只有一种想法: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
  你本来可以靠着水利留名青史,如今,却只留着一心南迁的臭名!
  朱元璋又疑道:“后人真的会记得他治水吗?”
  朱棣:“……感觉应该没有吧。会提到他,也只会是在这等事情中一笔带过吧。”
  【徐有贞的水患方案当然有局限性啦,他没有认识到黄河分流的危害,只是单纯的保住河槽,最后就是泥沙不断堆积,变成地上河。
  和明末潘季驯大神,提出的天才想法——束水攻沙不可同日而语。后者一直被借鉴吸收,并融入我们现在小浪底调水调沙工程,让暴躁辣妈河变得温柔可亲。
  但是,徐有贞牛逼的地方是,他做了水箱放水实验啊!!!比欧美那帮流体力学科学家早了整整四百年。
  垃圾放错位置了,就应该让他专门去研究科学,而不是参合政治,放大他蛇蝎的心肠。】
  大家一听,立刻抛弃了早已被抛弃的徐有贞,开始念念有词“束水攻沙”。
  蹇义才思敏捷,迅速答话:“陛下,福泽已明确指出,黄河分流有害。这束水,必是指收束黄河水道,合而为一。攻沙若是对应的地上河一说,想来是攻克泥沙之意,臣却有些不明白,束水如何攻沙。”
  朱橚却抢答:“如何明白,这徐有贞不是告诉我们了吗?就做那水箱放水实验!把混有泥沙的水箱里的水放出来,看看这放出来的水,是什么水,有多少沙,做一做不就全懂了?”
  朱元璋拍手:“对呀!原来如此,实验就是和咱们给官要试一试,他们做事情前也拿个小的试一试。”
  朱权:“这个实验还有专门的称呼,叫流体力学呢,想来水流的走势也有具体的物理学知识。”
  朱元璋管理朝堂那是说一不二,此时却如同懵懂孩童,说话间还挺谦虚谨慎的:“哦……流体……若是能黄河清,倒也是个好的,不比量子力学差呢。力学都是好的。”
  【题外话一下。
  于谦和景泰的关系,确实可以说是君臣相得,但相得不代表连体婴儿,不代表完全信任和完全一致哈,景泰也在节制和防备着于谦的权力。
  一部两尚书这种从未有过的怪像,只在吏部与兵部。于谦掌印,另一个尚书仪铭是景泰王府旧人,是在景泰3年5月前任命的,和于谦在太子问题上不是很赞成易储有点关系。
  仪铭景泰五年死掉了,于是景泰六年任命了石璞。
  景泰元年,天子三孤的少保是文臣第一位,但后面因为收买文臣,景泰二年,内阁大臣陈循、高榖就已经同为少保,三年初,胡濙、王直为少傅,越过了于谦。】
  朱元璋:“!”
  朱元璋神色一下变得谨慎了,他小心翼翼问:“那……给了多少俸禄啊?”
  看着他的模样,一下子,大家都开始反思了。
  我们大明,真有这么穷吗?
  至于让爹你一听见多了几个少保、尚书,就一副家里坚持不下去,马上就要破产的样子?
  朱元璋却道:“你们懂什么!这也加一点,那也加一点,现在是五个,未来,焉知没有十个,十五个?天子三孤这从一品的俸禄有多少,你们心里没点数吗?可是年俸880担!”
  朱樉撇撇嘴:“给不给钱,他们都占了24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ijuxiangzhuyuanzhangzhibozhudihuizaofan/read/97/20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