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3/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之。
  明史在这里扩充渲染写道,王骥驻足辰、阮两地,居然不前进了。是忠肝义胆的黄镐把城中粮乏和弹劾王骥的事写在竹筒里,拜托土人带给朝廷求救。平越才得救的。
  怎么救得呢?
  正如王骥所说那般,调了四川、湖广的兵,东西两面夹击救得。】
  朱元璋和朱棣听得头疼欲裂,恨不得穿越过去,亲自教教景泰,该怎么用人!
  无论如何,不能如此直肠子的用人啊!
  【就很离谱,王骥早就反复报告此地粮乏,也早就说得合兵才能剿。
  王骥没有皇帝信任,被猜忌的他怎么敢不顾一切的去打一场肯定会输的仗,打输了他基本也就没救了。
  且另一方面,北京保卫战还没打,若是陷入了苗人的泥潭,手里这点兵也没了,北方出点岔子,可怎么办?他回去救驾的机会都没得。
  要知道,后来杨善去和瓦剌谈判,就拿的王骥南方20万兵马吓唬瓦剌。
  他只能尬着,换哪个被猜忌的主将来了也只能尬着。
  几个月过去,瓦剌之危暂解。转头,一个“老病”的评价,把人拿了下来。
  好啦,王骥,你任务结束了,养老吧!】
  朱允炆思量了下:“景泰之前所以不拿王骥,会不会是害怕王骥其实对他虚与委蛇,只要他一下调令,王骥立刻拥兵自重?”
  朱棣嗤笑:“大侄儿,那王骥手头,最多一两万人,那20万,是说来骗瓦剌人的!”
  【这个评价虽然发自兵部,但up确定不是于谦给的,于谦6月的实录还在夸王骥“才识兼茂、历练老成、兼且善于用兵、长于应变”。
  只能是景泰帝的意思。
  重新派过去的总负责人叫梁珤,是一个如石亨一般曾下狱,又被允许在北京保卫战里戴罪立功的新兴贵族。
  这一步倒是正确的,换自己人上,可以安心平叛了。
  就是贵州实在拖了太久,定而复叛,反复数次,战事糜烂,以至于吏部尚书兼太子太保何文渊等人为代表,要求放弃郡县贵州,改为洪武朝的羁縻。
  是于谦立马上书,疯狂拒绝,压下了这种离谱论调。】
  朱元璋再次感慨:“于谦呐!朕的好于谦呐!大明的好于谦呐!”
  朱棣心想:……这于谦,好像是我刮出来的。
  【我们说,贵州苗叛的起因也很复杂,怎么也不能把这锅扣在景泰帝头上,但王骥与贵州苗乱的处理上,他确实是做的不好。
  固然有北方危机重重顾不上南方的缘故,但他对王骥无比直白的猜疑,直接导致了贵州局面滑向更深的深渊。
  王骥若有皇帝的信任,也不会如此小心处理。
  只能叹一句,可怜平越卫的百姓,无粮饿死的他们,终究是乱世里的沧海一粟罢了。】:,,

本章完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ijuxiangzhuyuanzhangzhibozhudihuizaofan/read/97/1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