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九章 (1/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事情还要从视频刚刚结束的那一天开始说起。
  当天,诸皇子各自回去,本该是做那些被老朱安排了的东西,但俗话说得好,人都有偏向性……或者这么说,人类对于高空的向往,是根植于骨子里的。
  于是,诸位皇子们虽未互通想法,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宫,闭门,研究大型孔明灯。
  因为宫门紧闭,他们互相之间,也不知道对方进度如何,偏偏又个个都想要成为第一个登上天空的王爷,因此,每位王爷宫中的研究,都进行得如火如荼。
  ——是真的太过火热了。
  ——字面上的意思。
  好几个王爷宫中,直接失了火。
  一时之间,别说老朱被骇了骇,禁卫军平添了许多忙碌,便是京中百姓间,也流传出了些许奇怪的传言,比如“火龙降世”什么的。
  还好明朝属火德,否则,这番言论多少得引来些麻烦。
  便是这四处“火德”的同时,朱棣的宫殿之中,上到朱棣一家子,下到姚广孝及其他人,因为都没有表现出对“大型孔明灯”的任何兴趣,因此,殿宇之中,倒是一派安然景象。
  儿子女儿们,也该跑步的跑步,该做数学题的做数学题。
  却说,研究数学的这一段时间下来,别说朱高炽、朱高煦了,便是原本觉得数学简单又有趣的朱月贵,也积攒了不少难题。
  都说学不可不求甚解。
  积攒了问题,总得找能解答的师父。
  如今,距离他们最近的、对数学颇有研究的师父,就是姚广孝了。
  孩子们征得了徐王妃的同意,由朱玉英和朱高炽领着,一同来到姚广孝这里,寻求答案来了。
  此时的姚广孝,正坐在花园里的一口大水缸旁边。
  那口大水缸是宫殿里的吉祥缸,里头蓄了水,专门用于火灾急救。坐在旁边的姚广孝,不止搬来了张椅子,还在此支了张桌子,桌子上放了好些木制的、铜制的凌乱东西。
  若非这些东西都挺小的,最大的也不过巴掌大,还以为今日的他,要对那老老实实呆在殿宇前的吉祥缸下手了呢。
  “道衍大师。”朱高炽作为最年长的男孩子,出声道,“我们有些数学上的问题不明白,想请大师拨冗讲解。”
  姚广孝回神:“自然可以,有何不解?让我看看。”
  朱高炽将整理出来的错题集交给姚广孝。
  错题集里的题目不多,只有那所有孩子都不明白的题,才会被列上来。
  姚广孝上下看了看,将这些题目逐一讲了讲。
  他的语速不快,斜坐在椅子上的姿势也没有变,但正是这稳如入定老僧、宠辱不惊、不疾不徐的姿态,叫孩子们听了进去。
  等到错题集讲解完毕。
  孩子们毕恭毕敬给姚广孝行了礼:“谢谢大师。”
  行完礼,朱玉英是女子,心思更细腻、脸皮也更薄一些,她知道自己一行人在姚广孝思考的时候打扰了姚广孝,便想要做些什么弥补弥补,于是,轻声细语说:
  “不知大师正在研究什么?可有什么是我们能够帮忙的?还请大师不要见外。”
  “不必了……”姚广孝自然拒绝。
  然而这时候,观察了桌上东西的朱月贵却说:“大师是在做小船吗?可以让我和姐姐来拼,姐姐的手可巧了。”
  姚广孝惊讶地看着朱月贵:“二小姐为何一眼便能看出来,这是在做船?”
  朱月贵不好意思道:“平日里我也会玩这些的。”
  姚广孝思量片刻,缓缓点头:“正是……若是如此,便劳烦公子小姐了。”
  这话听罢,朱月贵立刻拉着朱玉英,开始动手。
  她说得已经很快了,可朱玉英的手,似乎更巧些,仅仅一会儿的功夫,一艘巴掌大小的乌篷船,便初具模样。
  也是到了这时,两位姑娘有些犯难。
  因为她们发现,桌上还有些铜制的东西,她们不知道用途。
  这时候,姚广孝出声指点:
  “乌篷船舱里有两个并排的小孔,将那铜管沿着船底插进去。”
  “把那圆圆的铜包,安在船舱内的铜管上。”
  “再在接口处抹些胶。”
  如此说了几句后,东西终于做好了。
  其余的孩子们,也颇好奇地看着朱玉英做出来的“船”。
  说是船,又和普通的船不太一样,尤其是后面姚广孝指点加进去的铜管和铜包,根本不知干什么用的。
  于是乎,孩子们眼巴巴的目光,又转向了姚广孝。
  姚广孝一笑,先自朱玉英手中拿了那乌篷船,往乌篷船下的两根管子添了些水,再将其放到旁边的吉祥缸中。
  目下无风,缸中又是死水。
  船自然一动不动。
  这时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向朱元璋直播朱棣会造反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ijuxiangzhuyuanzhangzhibozhudihuizaofan/read/97/19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