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蔡瑁兵临城下,蔡瑁狠断粮道。 (5/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江陵,才算是名正言顺,任谁也挑不出理来!”

    另外蔡瑁他选择在此扎营,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

    据蔡瑁收到的情报,荆南局势近来动荡不安,武陵郡的蛮人叛乱非但未被蒯越平息,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长沙郡,张羡的儿子张怿也举起反旗,作乱长沙。

    而零陵、桂阳也亦有零星豪强,蛮族作乱。

    蔡瑁这一万大军驻扎在江陵这个枢纽之地,一则可以逼压刘琦,二来也能作为蒯越的强力后援。

    万一武陵蛮真的失控,蔡瑁也可以迅速挥师南下,稳定局势。

    说到底,他蔡瑁与刘琦虽有私怨,但终究还是荆州之臣,不能眼睁睁看着荆南四郡彻底大乱,危及荆州根本。

    这番布置,既针对刘琦,也兼顾了大局,在蔡瑁看来,可谓是一箭双雕。

    ***

    蔡瑁断粮、扎营的消息,很快被刘琦派出的斥候探知。

    官署内,刘琦与诸葛亮、徐庶三人对坐商议。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主公,蔡瑁这是算准了我军粮草仅够三月消耗,想用断粮之计,逼我们自乱阵脚。”

    “蔡瑁屯兵城外而不攻,既是对我军的威慑,也是给他自己留了台阶——将来在刘荆州面前,蔡瑁大可说此举是为了震慑荆南乱局,以备不时之需,可谓既想打压主公,又要标榜自己心系荆州。”

    徐庶点头补充:“孔明所言极是。”

    “蔡瑁若铁了心断我粮道,虽得彭、习两家承诺借粮,可毕竟非长久之计。”

    “一旦旷日持久,难免被动。”

    “为今之计,需从根子上化解,关键还在襄阳,在刘荆州的态度。”

    刘琦深以为然,沉吟道:“父亲向来重视大局,尤其担心荆南生乱。”

    “蔡瑁想借荆南做文章,我们便顺水推舟。”

    刘琦看向徐庶,“元直,你即刻替我草拟一封亲笔信,用快马送往襄阳,面呈我父。”

    刘琦仔细交代信中要点:“其一,详陈我入江陵之事,言明孙策虽退,江东威胁未消,荆南又现不稳迹象,我军暂驻江陵,实为防备荆南乱贼,阻遏内外之乱,绝无私心。”

    “其二,主动提及蒯越平蛮之事,就说‘听闻武陵蛮叛加剧,儿臣深以为忧,愿在江陵筹措粮草、整备军械,若蒯越有需,可随时南下支援,助其早日平定乱局,以安荆州’。”

    “其三,在信中多些问候之语,问问父亲身体安好,就说孩儿在江陵一切顺遂,待局势稳定,便回襄阳探望。”

    刘琦特别强调:“尤其是‘愿援蒯越’这一条,要写得恳切、真诚。”

    “要让父亲明白,我占据江陵,非为争权夺利,而是为了助他稳定整个荆州的大局,甚至愿意支援与他并非一心的蒯越。”

    徐庶领命,当即铺纸磨墨,斟酌词句。

    书信写就,用火漆封好,交由心腹骑士,快马加鞭直奔襄阳而去。

    与此同时,江陵城内外的备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kaijujiehuzhugeliang0huangshuduibuzhuliao0/read/97/6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