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刘琦根据脑海中为数不多的历史记忆检索着关于赵云此时的信息。
当前时间是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春!
刘琦根据模糊记忆中史书记载,此时的赵云应该在河北一带活动。
而赵云早先依附的公孙瓒已然败亡,而刘备此时刚刚依附袁绍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应当尚未与赵云重逢!
换句话说,这位忠勇无双、心系百姓的超级名将,此刻极有可能还是一位在野状态的自由之身,徘徊于常山、邺城等地!
想到着,瞬间让刘琦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
邓艾是未来的瑰宝,而赵云,却是当下就能倚为干城的万人敌!
若能得赵云相助,无论是整顿军纪、训练士卒,还是将来临阵对敌,都是对刘琦巨大的助力!
“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既然天意让我在此刻想到赵云,岂能错失良机?”
刘琦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冀州与荆州虽相隔千里,但若派遣精干之人,乘骑快马,昼夜兼程,想来半月之内足以抵达河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一旦等刘备稳定下来,或者是与赵云相遇,以刘备大汉魅魔的属性,届时刘琦再想招揽就难如登天了!
想到这里,刘琦再无犹豫,立刻扬声喝道:“张诚!”
护卫统领张诚一直在车队旁警戒,闻声立刻策马靠近车窗:“公子有何吩咐?”
刘琦语速略快却清晰地下令:“你速去挑选几名最机敏、耐力最好、熟悉北地路径的护卫,备足盘缠,换上快马,我有紧要之事需你们去办!”
“诺!”张诚毫不迟疑地应道。
不一会,张诚便领着三名护卫,来到刘琦跟前,等待刘琦命令。
见人以挑选出来后,刘琦略一思忖道:“你们此行的目的地,是河北冀州常山郡真定一带,设法寻访一位名叫赵云的义士,此人字子龙,乃常山真定人。”
为了增大护卫找到赵云的概率,刘琦努力回忆着脑海中关于赵云早年的记载,尽量描述得详细些:“此人早年曾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吏兵投奔幽州公孙瓒,因其兄去世曾暂离过一段时间。”
“公孙瓒败亡后,他便回到了河北故乡。据闻,他身高八尺(约合现今一米八五以上),姿颜雄伟,是条极其魁梧的汉子。武艺更是高强,尤其擅长枪法,有万夫不当之勇。”
“你等在寻访时,可多向当地乡老、游侠儿打听,是否有这样一位武艺高强、急公好义,却又心怀大志的赵姓义士。他如今很可能闲居在家,或暂在邺城一带活动。”
“你等找到他后,务必将我的一封亲笔信交到他手中!态度务必要恭敬,言明是我刘景升之子、江夏太守刘琦,慕名相邀,共商国是!”
说着,刘琦取出随身携带的绢布和笔墨,略一沉吟就在马车上,挥毫疾书。
刘琦深知赵云择主,最重“仁德”与“匡扶汉室”之志,而非单纯的利益。
因此,刘琦在信中并未过多炫耀自身权势,而是着重笔墨于几点:
自陈志向:阐明自己身为汉室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