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道光二年,清政府才突然下令废除针灸。
原因很简单,因为道光帝说针灸的时候需要裸露前胸后背,这不是侍奉皇帝的方式,然后他就担心医生会用针来针灸。
针灸的发展在明代达到了顶峰,但在清代戛然而止,针灸艺术瞬间衰落。
民国时期,充分研究西方文化是大势所趋,一群有远见卓识的人要求彻底废除传统文化。为代表之一,中医首当其冲。
在整个中国共和国,采取了几项政策,以彻底废除中医。以经络和穴位作为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针灸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那个最悲惨的时代,针灸几乎走上绝迹的道路,再也没有人学了。
正是在这最关键的时刻,程老站了出来,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巅。创办了中国第一所针灸函授院校、第一所针灸专业学校、第一本针灸杂志。
他在继承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积极与西方医学相联系,甚至远渡重洋,在日本翻译他们的针灸著作。
日本人以前也学过中医,他们称之为汉医。但自明治维新以来,医学界也进行了改革。他们还灭了汉,养了洋人,汉医几乎绝迹了。
针灸艺术也是如此。为了生存,他们积极改变针灸的指导理论,将经络与西方神经学理论相结合。只有这样,它才变得科学,并最终保存下来。
程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相互结合,在一条不可能成功的道路上向前迈出了一步。他最终保留了针灸技术,鼓舞了当时中医师的精神。
几乎绝迹的针灸艺术,终于在程老的手中又复活了。
不仅如此,程老还培养了一大批针灸人才。针灸技术也得到了改进。针灸设备的改进和临床针灸治疗的发展都是有益的进步。
可以说,程老绝对是近代对针灸学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但程老还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会不会对后世中医产生不好的影响。
所以林风心里很难过。
只是在那个年代,真的没有办法。如果你不科学,你只能被政策消灭。因此,当时的汇通中医学校的领导人都是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如唐荣川、张锡纯、程老等。
到了晚年,这些人无一例外都发现自己走错了路。于是我们都在连接中西的道路上又走了回去。
后世的中医师经常对中西汇通学派进行严厉的批评,但事实上这是不客观的,因为你没有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
在那个时代,在那个西方需要充分科学化的时代,如果你不改革,你就是在等死。而他们,正是在中医最绝望的时代,努力坚持下来的人。
这些医生都值得我们尊敬。
新中国成立后,把原来依靠神经学理论指导针灸的理论改了回来,重新使用经络学说。
由于神经学理论的指导,气质与地气混淆在一起。
然而,这两个混淆的概念并没有得到纠正。通俗地说,得气就是打对了穴位,然后就可以进行手法治疗了。气没了,就意味着有效了,可以把针拿出来结束治疗。
现在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如果愤怒等于收益,那么就没有结束的迹象了。因此,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标准是将针头留在原地三十分钟。
程老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