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首选沪市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

    余兰英继续问:“那你觉得,我们带着上百万去市里甚至省城,能做到不露财,不被人盯上吗?”

    邢立骁沉默下来。

    不露财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实际上没那么容易。

    没钱就算了,有钱肯定会想过好日子,到了新地方,房子肯定要有,吃穿住行也不能太差。

    城里消息传得虽然没有那么快,但街坊邻居关系也亲密,刚搬过去盯着的人肯定不少,他们想要做到不露富,很难。

    而越小的城市,富的标准就越低。

    在石城,家里存款过万就算有钱的,到了省城,存款过十万,甚至可能更低,有五万就算富的。

    超过这个标准,就很容易给人留下有钱的印象。

    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虽然更能被人高看,但同时也更容易被盯上。

    邢立骁在外面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小老板,听说过一些影影绰绰的消息。

    因为有钱被盯上,小偷、抢劫的轮番造访都算好的,至少这些都摆在明面上,相对来说也容易打发。

    麻烦的是在背后刷阴招,勾着人沾染黄赌毒的,碰上这一类人,轻则倾家荡产,重则家破人亡。

    这些年他也见过不少小老板,上次见面还收我大哥大,腰别BB机,一言一行都透着“大款”的气息,等到下次见面,就因为身陷赌瘾,变得穷困潦倒。

    见邢立骁陷入思索,余兰英往下说道:“这时候十万元户都很少见,如果我们手里的股份真能卖到上百万,别说是去市里,就算去省城也很容易被人盯上,所以我们必须去更大,有钱人更多的城市。”

    去深市要办边防证,而且那边很乱,还不如去省城安全,可以直接排除掉。

    所以他们能选择的只有首都和沪市,前者是首都,治安好,后者因为其特殊性,改开后发展得很快,有钱人多。

    当然,两座城市之间,余兰英更倾向于去沪市。

    有这个倾向,除了因为她前世在沪市生活过几十年,还因为这个时期,两地在政策方面有些诧异。

    这个政策,说的是外地人买房,以及买房落户的政策。

    差不多从今年开始,沪市和首都陆续开放了外地人购房政策,但首都政策相对保守一些,外地人只能在八个小城镇投资买房。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能通过买房落户的小城镇,渐渐增加到了三十多个,以及若干卫星城。

    而这些小城镇,在后面也基本被纳入了首都市区的版图,其中有些城镇甚至发展得很不错。

    但是和沪市比起来,这些城镇的发展就有些不够看了。

    虽然这时候在沪市买房落户也有区域限制,但可以落户的地方是沪东,而沪东,在未来会成为沪市发展最好,房价最高的几个区之一。

    另外,这时候在浦东买房落户,只需要房产面积超过八十平,金额达四十万,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要求。

    但在首都规定城镇买房,除了面积,还有投资五十万现金、以及按每人两万的标准缴纳小城镇建设基金等要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十年代迁居沪上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ushiniandaiqianjuhushang/read/97/6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