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饭吃!”秀梅雀跃地走进厨房,搂着邓老师问:“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呢?”亲昵的动作毫不掩饰。
邓老师朝门外努努嘴,秀梅看到姐姐似笑非笑的站在厨房外。霎时脸红耳赤,忙取碗舀饭。
中午有猪骨汤饮,秀梅开心地对姐姐说:“大热天的,喝点汤好。”
秀兰腆着肚子小心坐下,说:“是啊,我喜欢用猪骨汤泡饭吃。”
“我听卖猪肉的老板说孕妇应多喝点猪骨汤,补钙。所以,我就买了猪骨煲汤。”邓老师接着说。
启茂中午在工地吃,三人坐定后就开始吃饭。
吃完饭,在洗碗的时候,秀梅把要去参加青芸婚礼的想法告诉了邓老师。没想到秀梅会先斩后奏,和文英约好了才告诉他。不得不承认,邓老师也很想见青芸。几年没见,她到底变成什么样了呢?他还想见她老公,这个文英嘴上的富家公子。只是预想不到他们的相见会是以这种方式!
听完秀梅的想法,邓老师不知是开心还是难过,自己的初恋成为别人的新娘,说不伤心是假的!但一想到很快就可以见到青芸,内心又充满期待。怀着复杂的感情,邓老师对秀梅说:“想吃水果吗?外面有苹果。”
原本想听听他有什么意见的,想不到却来了这么一句。秀梅有点突兀,只能点头应道:“好的。”
秀梅出去后,邓老师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样,五味杂陈。但他不想让秀梅看到自己的失落惆怅。上次喝醉酒已经很不好,自己不能这么自私!
今天是10月3号,后天就是青芸的大喜日子。自从听到秀梅说要去参加她的婚礼,邓老师就数学着日子过。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他特意去旧书摊淘了一套《张之洞》回来看。
看书的日子是平静祥和的,沉浸在书中的世界,与作者对话,与张之洞一起经历那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常常使他对那个年代国家积贫积弱的现状扼腕叹息,张之洞的苦心经营,晚清的风雨飘摇都认他印象深刻。
秀梅除了陪姐姐,有时也来骚扰一下他,让他感觉清静之余又有可人儿相伴,真是人生一大乐事。古人的“红袖添香夜读书”也不过如此吧!
只是到夜深人静的时候,人就眼睁睁看天花板,不知为什么,就是睡不着。只有看到身旁秀梅甜美的睡姿,心里才稍安,迷迷糊糊睡过去。
在哥嫂家的日子是安逸的,虽然住宿环境逼仄,但一家人和和乐乐在一起就是最真实的幸福。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10月5号。这天早上,天刚发白,邓老师和秀梅就起床了,山里人习惯早起。折叠好单人床,两人便开始收拾行李。要说行李,其实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昨晚秀梅两姐妹已经忙了好大一阵子。只是把外面晾晒的衣服收回来就行。但两人还是窸窸窣窣的乱了一阵子,在房里转了好几圈,本来就不大的房子,一目了然。他们是怕停下来,会控制不住离情别绪,不去想,便不会难受!虽然是短短几天,但他们已经住出了感情!
“今天早餐吃米粉怎样?”秀梅问。
“嗯,好啊。把我从家里带来的干米粉拿出来,煮给大家吃,让哥嫂尝尝久违的家乡味道。”
粉煮好,启茂夫妇也已经起床。今天是离别的日子,他一再叮嘱收拾好行李,不要漏了什么东西。絮絮叨叨的如以前启先刚到外地念书的时候。在他眼里,启先他们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小孩。与以往不同,启先很耐心地听他唠叨,阅历多了,对亲情的理解也自然提高。
吃完早餐,辞别哥嫂,与文英汇合。
先坐公交,再转车去珠海斗门。一路上,邓老师都内心忐忑。几年了,曾经日夜思念的人儿,现在很快就可以相见,忽然有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相对于邓老师的矛盾纠结,身边的秀梅却是满面春风,仿佛这次去参加的是她朋友的婚礼一样高兴,不时和坐在后面的文英分亨零食。她其实就是想去见识一下能让启先神魂颠倒的女人都底长什么样。至于会不会对自己产生威胁,已经不需要考虑——她已嫁作人妇。
邓老师还沉溺于个人的感情泥沼时,车已经驶进斗门区,下了车,一进街口就看见一个建筑上刻着“斗门”两个大字。从那些依稀可见的当年商店的招牌上看,完全可以想象得到这条街当年是何等的繁华。这是一条原汁原味的保存较完整的古街,蕴藏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邓老师无心欣赏,拖着行李箱亦步亦趋地跟在她们后面向前走。从古街出来,又走了一段路,文英截住了一辆班车,上车不久,就驶进了一望无际的甘蔗林,车行其中,如一叶出没于绿色海洋中的扁舟。望着令人叹为观止的甘蔗林,秀梅惊叹不已,一面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一面和文英说:“待会就有甘蔗吃了,这么多!”
文英由于已经来过,并没有太大的惊喜,淡淡的说:“待会去到你就不想吃了,什么都是这样,多了就不值钱。我倒是很期待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