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安插辽民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四 ↓

天启三年(1623)十一月十五日,万全县城兵备道官衙。

昨晚兵备道佥(qian)事丁启睿派乡兵传信,第二天一大早,吴开先就带着白师爷和陈大炮赶来了。双方见礼寒暄一番后,丁启睿道:“吴堡长,不瞒你说,如今我遇到件犯难的事,不知阁下是否能替我分忧?”

吴开先道:“上官只管明言,只要是能办到的,我一定会尽心竭力办好。”

丁启睿道:“那就好!阁下也知道自辽左崩坏后,大批辽民随军退入关内,总数约在百万上下。朝廷于心不忍,指派各地布政司安插,说务必要使其安居乐业。本地布政司衙门又找到我,想将人安排到各地卫所,让他们平时务农,战时为兵。我想贵堡新开辟,应该能为朝廷分忧,不知吴堡长意下如何?”

吴开先目前正是缺乏人手,自然一口应承下来,丁启睿大喜,立即就签署文书让他去布政司衙门领人。

三人持文书来到布政司,只见其外街道上蹲着坐着皆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颓丧困顿的难民,尤为凄惨可怜。吴等进入衙门,说明来意。布政司官长听说有人来领难民,喜出望外迎出来,验过手续后,又让胥吏带三人出来点人。

白师爷凑上来对吴开先嘱咐道:“堡长选人,务必要选父母子女俱在之家,不要选仅有父子、兄弟、单人者。”

吴知白师爷必有所虑,于是点头称是,又和师爷上前一同遴选。不到一个时辰,两人挑出了八十三户符合条件的,让陈大炮先领着于空地等待;胥吏还不满足,仍要吴白再多领走一些,吴看向白,白说那就把女眷都领走吧,于是又挑出来二十一对母女、婆媳之家;胥吏还嫌不够,白说那就把孤儿都领走吧,于是二十八个孤儿全被领走,胥吏这才满意。

至此总共选出三百五十四人,街道为之一空,胥吏逐个登记后,让吴画押,一人又给发了一袋米约两斤米作为口粮,告吴事已办结,这些人以后就托付给堡主了。吴白告退,二人就在前领路,陈大炮断后,领着大伙向靖边堡开拔。

路上吴问白师爷,现在堡上缺壮劳力,为什么多选家庭妇孺孩童呢?

白师爷道:“壮劳力有气力,又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打个短工就能过此一冬,而妇孺孩童难以度日,如不收容,恐被天伤,此其一也;无家壮丁没有家庭,故也没有恒心,未必能与堡主相始终,此其二也;堡中有男有女有家庭才有人气,有人气才能欣欣向荣,此其三也;有女人主家事,男人在外耕作或是打仗都不分心,此其四也。这就是我的理由,堡主觉得如何?”

吴开先道:“嗯,同意。若是选孤身汉子,哪天稍觉不顺或是心思活络了,抛下农具兵器就跑,这让我等上哪找去?还是师爷考虑得周全。”

白师爷道:“世间虽有巾帼英雄,但一般尔言,妇女气力、见识、胸襟均较男人差一个档次。但没有妇女也就没有爱,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我认为妇女是城市乡镇之本,不知吴堡主认同否?”

吴开先道细思之的确如此,师爷极有见地,吴某很是认同。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傍晚时分,大队抵达靖边堡,吴开先让打开寨门,由堡丁一人引一户入堡安置,白师爷嘱咐道一户就是三四人一套房,多则分开,不得拥挤混居,堡丁依令去了;家庭安排完毕后,白师爷又让女眷两人带一女孩成新家入堡安置;最后剩下的男孩被分成四组,让大男孩带着三小孩入住一房。

此时二防之内的住房基本已告成,一户分内外两屋,屋内床凳桌椅均已到位,虽粗简但也堪用,尤其是每屋中央一个铁壁炉,将整个屋子烤得火热,也迅速温暖了难民的心。而后吴开先带人逐一入户视察安置情况时,不少人纷纷上前跪谢堡主安置之恩,吴一一扶起,又多番勉励,同时发下馒头稀粥等让其先充饥。白师爷每到一户都嘱咐道:每十五户中间有公共厕所,晚上有灯,要便溺得去那里,这样卫生且能存储肥料,来年开春要用。众皆称是。

次日,白师爷带人去城里为难民采办锅碗瓢盆被褥等,吴开先将新堡民分为三部分,男人都去夯筑墩台,或是当力工;女人则为工地打下手,或是为工人准备粥饭;男孩子则由郑义带着在周边巡逻放哨割草打柴。告诉众人家中先不必开火,三顿都与工人堡丁同吃,待开春后再分地分户种粮。吴最后说,堡民从今起有什么问题都可来找我,堡里一定给解决。

新堡民觉得昨日还睡在大街上,等待朝廷舍粥度日,今天就有房有食,开春还能分地,真是从地狱一步飞到天堂!他们感觉吴堡主真是如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一样。

这些人也都勤劳肯干,很快就把靖边堡当作自己家,把吴开先当恩主看待。他们日后也成了吴的基本盘。

......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白师爷和吴开先一算账,嗬!这开销还真不小,三千两银子和一百石粮食就要告罄了。吴说无妨,我派人回家去取。白查了一下,说大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ngmingzhiyuxiqibianting/read/87/30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