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捅了马蜂窝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关羽军团,两路齐出。

    那攻占洛阳真就是指日可待了。

    总之,两派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互不能服。

    又因都是名重大将,能量不小。

    自然引来了大量跟风追随者。

    俨然席卷成一场声势不小的舆论风暴。

    刘禅作为刚刚继位,威望不足的年轻天子。

    根本压不住两派人物,也不敢轻易弹压。

    不然呢?

    张飞、赵云、魏延,算资历,算年纪。

    哪个不是他的叔叔伯伯辈?

    虽说有君臣的名义在,但谁都知道这些将军们真正心服的是他的父亲刘备。

    而非一个压根没上过战场的年轻人。

    而关平虽属平辈,但也是有实打实的战功在身的。

    更别说人家关平一个祖籍河东的大将,毅然选择了先出河南的进军路线。

    这就叫什么?

    因公忘私。

    人臣典范。

    关羽更是全程保持了沉默,没来给新帝添乱。

    都不好去指责的。

    当然,这事也不能怪刘禅。

    更不能怪刘备把儿子保护得太好,不给他上战场立功的机会。

    因为按照这个年代的一些不言而喻的政治传统。

    国君若出征在外,太子要么留守国都,要么随行抚军。

    总之就是不能独自领军出征的。

    哪怕搭配一个富有经验的大将都不行。

    否则就会被世人解读为即将要废太子的信号。

    是会引起极大的朝局动荡的。

    而这种传统的滥觞所在,自然是先秦时,晋献公和太子申生的典故。

    当初诸葛亮为什么建议公子刘琦出镇江夏?

    因为一旦刘琦选择领兵外镇,就相当于主动放弃了继承人的身份。

    不再威胁到刘琮那一派人的利益。

    所谓“申生在内而亡,重耳在外而安”是也。

    又考虑到这个典故出自《春秋左氏传》。

    而刘备也好,关羽也好,诸葛亮也好,甚至包括刘禅本人,都是熟读《左氏》的。

    那自然都不会犯这种原则性的错误。

    不过眼下导致刘禅军事威望不足,也是不争的事实。

    好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季汉上公,替关羽守荆州开始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hanshanggong0tiguanyushoujingzhoukaishi/read/97/400.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