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谁愿意干(感谢001号盟主@程_达) (1/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万安桥。

    木拱廊桥。

    始建于公元1090年,北宋元祐五年。

    这座古桥,前后经历过三次重建。

    清乾隆七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民国二十一年。

    分别是公元1742年、1845年和1932年。

    大大小小修补的次数,更是不计其数。

    即便如此,在木拱廊桥里面,万安桥仍算不得是命运多舛的。

    它甚至算得上幸运。

    真正命运多舛的木拱廊桥,早就已经消失在地球之上。

    有些幸存与老照片,还有些——仿佛从来不曾存在过。

    民国二十一年,聂广义的爷爷,还是个只有几岁大的小孩子。

    那一年,万安桥第三次重建。

    聂广义的爷爷年幼贪玩不懂事,吵吵闹闹倒着冲上了没有造好的桥拱顶端。

    一个不留神,直接从八米多高的地方掉了下去。

    自由落体。

    在桥上作业的木匠,无不惊呼。

    却也于事无补。

    然后……

    那个顽皮的小男孩,毫发无伤地自己游上了岸。

    这件事情,很快在村子里广为流传。

    有人说,这个小孩命真大。

    更多的人,认为这是古桥本身带来的神迹。

    在高空落水这件事情发生之前。

    村里人管这座桥,叫长桥。

    长桥很长。

    同类别天下无敌的那种长。

    这座桥所在的村庄,被命名为长桥村。

    在高空落水事件之后,这座长桥,有了全新的名字——万安桥。

    从此,万安桥不再仅仅只是一座桥,还是四里八乡人的信仰。

    聂广义的爷爷也因此,和这座桥,有了不解之缘。

    把一辈子都奉献给了这座桥,一步步成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的非遗传承人。

    早在2009年,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身处偏僻村庄的万安桥,可能并不被大众所熟知。

    但有一座木拱廊桥,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说是家喻户晓也不为过。

    它,出现在一幅画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光之意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guangzhiyi/read/97/296.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