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首届,全国,一等奖!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贝塔》也有一百多万字。
    和动画版不同,两只老鼠后面的故事非常成人,舒克结了两次婚,贝塔搞过一夜情,后来还出家了,而且不可避免地也写到了外星文明,前后风格非常割裂。
    而魏明起码有明确的创作意图,就是为了科普和教育,整体风格也会遵循这个主旨。
    “肯定会结局的,什么时候读者看累了,我也写累了,就是曲终人散的时候了,不过现在我还没想到大结局的时候写什么,大概是黑猫警长退休吧。”
    郑渊捷若有所思,不知道这会不会成为他继续开发皮皮鲁系列的动机呢。
    之后郑渊捷又对魏红手上的魔方产生了兴趣。
    魏明拿过来让他看了看,并说明了规则:“你也是作家,当了编辑也不能耽误了创作,你看这个小东西能不能写个故事。”
    郑渊捷转动了一下魔方:“这能写什么呢。”
    魏明提示了一下:“魔方除了中间的轴结构,一共有26个小方块,每一个小方块可以算做一方天地,每个天地有不同的规则和风土人情。”
    郑渊捷:“就像格列佛游记和镜缘那样!”
    《魔方大厦》的故事结构确实类似这两部东西方经典,只不过更反映当下的现实,具有深刻的内涵,甚至很多小孩子看完之后会有不寒而栗之感。
    魏明只是给他提供了一个思路,就看他能不能提前两年写出这个故事了,反正他是没空写这个的。
    “魏老师,明天有空吗,我想跟你深入探讨一下这个关于魔方的故事。”
    “哎呀,明天恐怕不行,要去作协一趟。”
    这时候的郑渊捷还是渴望加入作协的,他问:“去作协开会吗?”
    魏明摇头:“去领奖,全国优秀中篇奖。”
    之前全国优秀短篇奖已经举办过几次了,魏明只写过一个短篇《春江水暖鸭先知》,拿过一次奖。
    但全国优秀中篇奖评选这还是第一次举办,评选范围是1977~1980年之间创作的中篇,魏明所有作品都在评奖期内。
    这两个奖项一般都是作协和《人民文学》一起评选,后来慢慢就演变成了鲁迅文学奖,是国内中短篇的最高荣誉。
    只不过魏明并不知道自己是哪篇获奖了,以及得了几等奖。
    因为茅盾先生已经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这次主导授奖的是巴老,他前几天就到了燕京,并从茅盾先生儿子韦韬手上拿到了一篇具有特殊意义的文章。
    ~
    “谌大姐!”到了现场后魏明就看到了熟人,谌荣大姐也在。
    另外还有宗璞阿姨、蒋子龙、王盟等熟人。
    魏明跟谌荣大姐可以聊聊她儿子梁左在学校的表现,跟宗璞阿姨可以聊聊各自家里的猫。
    另外她们还帮魏明引荐了一些同样在场的文坛名士,如冯骥才、刘绍棠、张抗抗、鲁彦周,还有一个烟不离手,操着陕北口音的,名叫路遥。
    还真是群贤毕至啊,都是当今文坛少壮派,魏明手上的相机算是有用武之地了。
    二十郎当岁的魏明在这群人中算是绝对的小字辈,不过没人敢轻视他,就凭三分之一的《人间正道是沧桑》。
    写长篇太难了,尤其是大几十万字的大部头,那玩意儿是需要耗费生命力的,现在有些人三四十岁了还没写出过一部长篇。
    更何况《人间正道》恢弘大气,虽然只有三分之一,已经可以预见其优秀程度,大家跟魏明聊天的时候无不期待几天后《收获》三月刊上的第二部。
    聊了会儿天,拍了一些照片,颁奖正式开始,作协第一副主席巴金,还有几位副主席刘白羽、陈荒煤也都出席了现场。
    这次一共有15名作家获奖,其中一等奖5名,余下的10个都是二等奖。
    首先是一等奖,台上的巴老直接念作品、作者名以及发表刊物。
    第一个是《人到中年》,谌荣,《收获》1980年第一期。
    大家自发鼓掌,谌荣大姐算是大器晚成了,40岁才正式出道,之后每一部作品都反响极佳,很长一段时间梁左都被称为“谌荣那个上北大的儿子”,梁添则是“谌荣唯一没上北大的孩子”。
    接着是《在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叶蔚林,《芙蓉》1980年第3期。
    《芙蓉》是湖南的文学刊物,叶蔚林也主要在湖南活动,后来这部还被吴天明改编成了电影。
    第三个被念到名字的是《天云山传奇》,鲁彦周作品,谢进此时正在拍摄这部电影。
    后来鲁彦周的儿媳妇王丽萍编剧了一部电视剧《大好时光》,胡戨主演,他孙女因为长得丑,还被母亲安排跟小鲜肉拍吻戏而成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激荡1979!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dang19790/read/97/542.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