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还是你教我,我来操作吧。”
江生说着要去接爱浓手里的茶夹,可爱浓却丝毫没有要递给他的意思,她甚至连头都没抬,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炉中炭火道:“若想品茗时最大限度激发茶香,需在研磨前炙烤茶叶,闻到像现在这般的焦香后就可以停止。”
爱浓说完,看也不看江生,将炙烤后的茶饼倒在一张净皮宣纸上,细细包裹起来,开始用茶锤敲击密裹的茶饼。
“密裹除了可以防止锤茶时茶末四溅造成浪费,最重要能避免茶色快速氧化而由白变黄。净皮宣纸的含檀皮量超过60%,韧性很好,最适合包裹茶叶。”
江生不由被爱浓的专注吸引,从而跟着很认真地听了起来,下意识开始发问:“原来如此,不过学姐,白茶不应该是白色的吗,怎么是紫黑色的?”
爱浓瞥了江生一眼,很快收回视线。
“白团茶属于发酵茶,为了长久保存,过黄后茶叶表面会生出一层蜡面。庄季裕《鸡肋篇》写道:‘官焙有紧慢火候,慢火养十日,故茶色多紫,民间无力养火,故茶虽好面色亦黑。’所以上好的白团茶,应该是内白外青紫。”
爱浓说着,将净纸打开,果然瞧见了紫黑色蜡皮之下的白色茶末。
不等江生惊叹,爱浓已经将锤碎的团茶倒入茶磨中研碾成细末,之后又用茶罗将茶末筛细两遍,落入茶坛之中。
江生仔细观察,确实比方才教授们喝得更精细,可是这样好的手艺,爱浓为什么不在刚刚的场合施展,也好给大家留个好印象,兴许会有助于她外审呢?
“茶末虽好,汤也要好,火候便是第一要务。‘未熟则末浮,过熟则茶沉。’”
爱浓说着,将盛好水的汤瓶置于炭火上继续说道:“所谓汤的火候,就是点茶时用的开水的温度。”
说话间,她将可燃物点燃扔进茶炉中,一只火苗淘气窜出,差点烧到她的手。
江生实在看不下去,再度提出要帮她处理伤口。
“我说了,我没事。”
这分明是警告了,江生不再说话。
不多时,汤瓶中传来小水泡撞击瓶壁的窸窣声,爱浓便将汤瓶取下,用茶钳夹着一只建盏在炭火上烤了一圈。
“这一步,便叫做熁盏,接下来调制茶膏。”
爱浓说着,将热好的盏放到桌面,取两勺刚刚研碾好的茶末放入,加少许水调成茶膏。
“眼下才终于能开始点茶。”
她边说边左手拿汤瓶注汤,右手用茶筅击拂回还搅动茶膏。
“宋徽宗《大观茶论》中说要注七次汤,我曾经仔细按照他的说法研究过,果然搅出的乳花色白盛雪。”
爱浓一边描述过程,一边操作,左手拿汤瓶,右手用茶筅,甚至不曾扶住茶盏,而那茶盏纹丝不动,即便爱浓的茶筅轻微碰触盏壁,使得茶汤晃动,也丝毫不受影响。
六注之后,茶面已经浮上一层厚厚的乳花,浮面紧贴盏壁,久聚不散,花色鲜白,着水无痕。
“现在你可看到用建盏斗茶的好处了?”
爱浓忽然发问。
江生愣了一下后连忙点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