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我与龚良玉(六) (3/5)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不过当我回到座位,看到因为要给教授做课件而被折腾的不成人样的梁羽生,一下子就没那么难受了。

    教授对我,其实还是不错的,至少没像对待梁羽生一样把我当机器。

    2024年9月20日,星期五,天气:大风

    一周前接到系里通知,今年的秋季茶话会要在清美举办,我们系自然是承办单位,好巧不巧的,这个活又落到了我的身上。

    虽然我人还在外地出差,也没能逃过此劫。

    没办法,这便是任劳任怨能力又很好的打工仔的福报吧。

    虽然准备茶话会并不难,但要提前一个月给兄弟院校发通知,协调与会教授的时间却很难。

    一个月会发生很多事情,比如自己生病,亲人生病,家人喜宴,甚至是临时有会和跳槽。

    有些教授记性不是很好,还要多次提醒他。

    我第一年担任教授的助教时,系里也办过一次茶话会,亲眼见过有缺席的教授第二天打电话来责备主办人没有提前通知他,把人骂到狗血淋头,死不承认自己接到了通知。

    而且在发通知之前,还要确认场地和主题,连会场布置既要体现清美陶瓷系的格调,又要满足与会教授的喜好,要让人家挑不出错处,总之不能给系里丢脸。

    然众口难调,谁能保证事事完美?

    说到底这是个烫手山芋,不然怎么教授们都不接这个活,偏丢给我一个小助教?

    不过我倒是有法子堵住他们的嘴。

    以前看过一个很有名的先生讲礼记,他说你想让人听你的道理,不要直接说你的想法,要引经据典,说是某某某名人说的,而且名人越古越好。

    因为这个人可以看不起你,不听你的言论,但他无法看不起孔子和老庄,因而往往引用名人名句才更有说服力,这便是名人效应。

    我布置场地也是同样的道理,昔日坐在爷爷的书房里戏耍,曾经看爷爷对着一幅宋徽宗的《文汇图》赞不绝口,如今想想,倒是很适合做会场布置的参考。

    有了想法,就该去选场地。

    紫竹园里有一块空地,正好一前一后两个大竹案,边上是条小溪,稍稍布置一番,就能与《文汇图》景致呼应。

    十月之后首都的天气偏凉,正好教授们一道围炉煮茶,缓解一下会议开始后各人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

    方案确定后交到系里,大家都很满意,这才完成了第一步。

    确定茶话会的具体时间这件事,才真正叫人难受。

    有的说提前一个月跟他确认时间,他哪知道一个月之后要干啥?

    有的说这一个月的行程都排满了,要来参加茶话会,只能利用假期了。

    有的却说坚决不能利用假期,违反劳动法。

    梁羽生帮我打了几个电话,一脸怨气,最后自认无能,老老实实给教授做课件去了。

    我倒想了个法子,把会意议程挑重点发给大伙儿,表明若不与会,视为弃权,到时候影响了贵校利益,怪不得旁人。

    一开始自然炸了鸡窝,各校教授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叫姐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aojie/read/97/13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