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仁清要参加本届乡试只得参加学政和国子监联合主持的录科了。
好在以程仁清水平,就算是有正途科举士子,也多挣他不过终在八月乡试前,取得最后的乡试名额,够险的。
但由此也耽搁了不少时间,时间进入八月,圣上钦定的主考官出现了。一时这名主考官的生平经历文章若何,一时被要参加本届乡试的士子追捧抄录。
但经过雮尘珠的研判,文章还是以中庸为好,关于对主考官文章的相似揣摩不要超过百分之六十。
学我者可,像我者死呀!
还有其他副考官的偏好,虽众口难调,也要调调。
对写文章和审文
章之人来说,总要有些共性。
从八月初九开始,经过九天七夜,在很多人不知道情况下,谢玉低调在贡院度过了中秋节!
之后,梳洗完毕,好好补觉后,又回了一趟长风镖局。
之后,低调返回求学斋继续做小老板!
直到九月乡试放榜,四千多有资格参加在京乡试的,中者人数是一百三十六位,谢玉得中一百三十三名,倒数第四。
谢玉预计排名可能靠后,但也在一百名左右,没想到这么靠后,估计还是捐监身份的影响。
到是程清仁得中第一百零八名,比谢玉排名高多了,果然是有才的!
而且他确实是从小就开始的读书人,只是特殊原因被人诬陷,中途断了科举路。
不像谢玉,就算是有雮尘珠外挂,和之前的积累,也难以掩盖一些缺失,毕竟就算是谢玉加班加点,时间还是太短了。
如此谢玉也不会太强求的,不管排名多少,有一个举人身份,他便算是「士、农、工、商」里的「士」。
在封建社会是进入另一个阶层,可三妻四妾,可购买良田,可养家丁书童,可穿绫罗绸缎,可持兵刃,可乘坐马匹。
之前虽能做,但这才是光明正大的。
换上一身代表举子身份的蓝袍儒衫,谢玉去参加主考坐师的答谢宴。
席间作为唯二的捐监出身,程清仁和谢玉相互依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言谈中,谢玉得知程仁清已经打算去补缺了,这倒是让谢玉很意外。
程仁清苦笑道:「咱们这种捐监出身的,能得幸一个举人功名,极难得中进士功名,吏部那些学官名额,就是为咱们准备。」
「举子入仕不过是学官、训导、教谕,主簿县丞,一般做到七品县令就可以致仕了,最多有点特殊机遇能做到五品知府,差不多就结束了。」
但对于原仕途断绝,年级已过三十五,之前诉讼为生的程仁清来说,能做到百里侯的县令、知县也是知足了。
倒是谢玉,今天年岁才十四,就是拒绝吏部给的照身也没什么,做官什么,可以等到二十岁以后,加过冠礼再说了。
所以谢玉一时不入仕也没什么。
答谢宴快结束,谢玉倒是被两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