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算不得什么,何况还是中土穗山,一份山水神韵本来无关紧要,但坏就坏在偏偏是穗山,穗山脚下便是文庙所在,这一份神韵若是被文圣早早用掉还好,可若是日后不经意流转到某位与文庙不对付的山巅道士手中,届时只要那人不计代价用那份“韵”来算计文庙一番,无论最终结果如何,他这个坐镇穗山的山水正神肯定首当其冲,难辞其咎。
都说山上结缘一事与结怨一般,往往只看相互之间的眉眼手段如何。
老秀才下了山,却是没再回文庙,而是径直回了梅雨巷。
春花弄时粟,桃花铺满街。
便是说的山下市井。
不同于浩然其余几洲,中土这边,不知道是离文庙太近,当时某位夫子制定二十四节气之时是用的中土为基准还是如何,中土这边的节气一事,向来极准,几乎分毫不差。
而其余几洲便不会如此,往往每过几年,便会有某个节气会出现不大不小的偏差。
而文庙这边,其实在那座穗山之巅便有一架报春鼓,每到节气循转一年,文庙那边都会有专人负责去敲响那架用以报春的节气鼓。
梅雨巷院子里。
师徒几人时隔多日,终于围坐一桌。
左右也难得阔气一回,买了整整四斤肉!
围炉煮肉,还佐有一些茅小冬摘的野菜,齐静春往嘴里塞了一大块肉,烫得不停往外呼着热气,龇牙咧嘴。
左右吃相向来极好,总是细嚼慢咽。
崔瀺则不然,早年就他最喜欢欺负齐静春,只要桌上有块肉,几乎都进了他的肚子,齐静春就总去找先生告刁状,说大师兄再这样他就不读书了,老秀才每次都笑着偷偷塞给他几枚铜板,让他自己出去开小灶。
最后是崔瀺最先察觉,又不知怎么落到了左右耳朵里,左右便找上了先生,让先生不要攒私房钱。
师徒几人最滋润的日子,还得是傻大个君倩在的时候,每顿都有肉吃,又不用账房出账,左右便也没什么意见。
不过君倩在的时候,先生喝酒总是会很多,偶尔还会拉上崔瀺和年龄稍长点的左右一起,而齐静春第一次喝酒,是被某个狗日的带出去开的荤。
阿良那王八蛋把喝得烂醉的少年送回来后,还信誓旦旦跟老秀才拍胸脯保证,说小齐才是文圣一脉酒量之最,就连他都有些招架不住。
向来与阿良不太对付的崔瀺第一次与那个阿良动手。
最终的结果就是,除了年龄最小的茅小冬因为冲锋陷阵太慢,君倩又笑着看戏以外,文圣一脉其余几个师兄弟和巷子里邻居家的小孩子,足足九人,无一例外都被阿良那王八蛋给脱了裤子。
饭桌上,齐静春一如既往的只顾吃。
左右又不是个会动脑操心的人,气氛便有些沉闷。
最后还是老秀才抬起袖子抹了抹嘴,让左右去拿来几个酒碗,左右这次倒是没说什么,起身拿碗,再将先生剩下为数不多的小酒罐子提到了桌边。
崔瀺停下筷子,端坐桌边。
老秀才从左右那接过酒,先给自己倒了一碗,又给崔瀺和左右各自倒了一些。
茅小冬摆了摆手,示意不喝。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