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是,到时候白天疏通,晚上就给你堵上。”李百户附和道。
“还有最棘手的,赤水河段分属一县一司三卫,单独疏通没有任何意义,得由五家一起动手才行。”马千户最后道。
“难啊,太难了。”卢知县马上堵上话头道:“五家分属军民汉夷,甚至还分属两个省,除非太祖在世,否则神仙也协调不了啊!”
“唉……”朱琉见自己刚一开口,两位地方军政长官便忙不迭摆困难,就知道这事儿彻底没戏了。
看来想造福一下百姓也没那么容易啊,何况还有百姓不想让你造福……
卢知县最后把苏录叫到跟前,拉住他的手又叮嘱了一番‘好好学习,年底再见。’
这才在众人的目送下乘轿远去。李百户将继续率众护送他一直到县境。
~~
接下来一个月,整个太平镇的街头巷尾,码头庙前,到处都有人在唱那首《酒神曲》!
而且跟那天给卢知县唱的版本不太一样,现在镇上唱的词儿是:
‘喝了二郎酒哇,上下通气不咳嗽!喝了二郎酒哇,滋阴壮阳嘴不臭……”
虽不再是原先‘喝了咱的酒’,但洗脑效果却是一样的。一个月下来,镇上的男女老少一开口,就会不由自主冒出一段‘九月九酿新酒’、‘喝了二郎酒……’
甚至连书院的学生都受了传染,苏录听李奇宇夜里说梦话都在那唱‘好酒、好酒、好酒……’
让他这个罪魁祸首感到十分抱歉,真没想到感染自己童年的神曲,对大明的同胞也这么有效……
所以他打死不敢承认,这首歌是自己捣鼓出来的,甚至同窗们骂二郎酒铺天盖地搞精神污染的时候,他还得跟着骂两句。
~~
但有一说一,效果是杠杠的。
这天晚上,饭后课前,干娘告诉苏录,接受请柬,同意参加九月初五订货会的客商,已经整整排了十桌!
“这么多?!”苏录吃了一惊,一桌四位客商,竟然足足四十位!
“我以为这大姑娘上轿头一回,能招来二十个就不错了。”他不禁惊喜道。
“这话说的,我跟你娘搞劳什子‘地推’,从七月初一直推推推,推到现在,整整推了两个月了,来四十人还多吗?”苏有才没好气道:“再说还不知道多少人,只是给个面子来坐坐,吃顿不花钱的酒席罢了。”
“确实也不能太乐观。”老板娘赞同道:“我们免费送酒的时候都很高兴,也都对我们的酒评价很好,但真正提前下单的寥寥无几。”
‘提前下单’是苏录搞出来的噱头。如果客商愿意,在没有揭晓价格前就预订,届时将给予八折优惠!
而且不是预定,是预订,届时不想要了可以退订金的那种。这并非什么创新,而是这年月很常见的一种交易方式。
比如粮贩和米铺约好售米,米铺会先支付一笔订金给粮贩。但因各种原因粮贩没收成米,就得把订金退给米铺,但也无需再承担其他责任。
所以这纯粹就是商人们心存疑虑。哪怕不会有什么损失,也不愿意提前下定。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