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像海的湖与童年的乡村奶奶的乡村 (3/9)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看电影的最佳时机,那时家家又夜不闭户,从而实施了一次大队长偷小队会计的闹剧兼喜剧!

    8.人参娃娃

    小时候听爷爷讲的童\/神话中记的最清楚的就是“人参娃娃”。我给小时候的女儿讲给外甥女讲给小侄子讲,循环往复以至于成了我的拿手哄孩子作品,几乎可以与安徒生童话相媲美!

    故事讲的是在一个山青水秀的小村落,每个夏天的午后,就有一位戴红肚兜的小孩飘然出现与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但太阳一下山时又会神秘消失……其中有位叫小波的男孩回到家里跟爷爷奶奶哭着闹着还要找人参娃娃玩。爷爷告诉小波说你明天带一个针线包,趁他跑之前把针偷偷别在他的肚兜上,然后我们捋着线就可以找到他了。于是第二天黄昏人参娃娃即将消失前,小波偷偷把针别在他的红肚兜上,手里握住针线包,然后和爷爷一起顺着线爬到一座大山上,在一片花草掩映的山洞里找到了人参娃娃一一原来他竟是一棵号称东北三大宝之一的老山参变的……

    9.南北炕头型

    所说南北炕头型其实是指的分头。因为黑龙江农村都喜欢睡炕尤其漫长的冬季更需要热炕。一般炕头最热因为离火源最近,客人来了都会被让到炕头,表示热情和尊重。有句俗话嘲讽人不见外:让你进屋暖和暖和、你还上炕了,让你上炕了吧、你还上炕头了。

    如果家里人口多,往往在屋里的南面(阳面)和北面(阴面)砌两铺炕分别叫南炕和北炕。我刚去爷爷奶奶家时就是南北炕,北炕住着大高个的太爷爷,我和爷爷奶奶还有姑姑住在南炕。小时候我喜欢梳3一7开的分头一直延续到今天,姑姑戏称为南北炕头并时常说起一段数来宝逗笑:打竹板、板朝上,全村时兴搞对象,瞎子瘸子干着急,小分头有希望、有希望!

    10.杀年猪与杀猪菜

    小时候在乡村,每年最大的盼头就是过年。有句俗语”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其实最大的惊喜就是杀年猪,犹如一场活动一场仪式。

    一清早,奶奶就煮好两大锅开水,锅上架了十字型木板,来帮忙的邻居男劳力们和爷爷一同将嗷嗷直叫的养了一年的肥猪四马穿蹄、五花大绑起来,爷爷手拿长长的杀猪刀用力捅向猪颈,随着猪的嚎叫,猪血喷涌而到一个大洗衣盆里。然后用扦子插进猪的四条腿再拔出来,随之把猪吹大,抬到滚烫的锅上用热水退毛……中间还有一个环节叫灌血,用猪的大肠灌进鲜红的猪血,煮熟后切成片沾调料吃,鲜嫰可口。最后把那头白白胖胖、干干净净的猪宰割分配完毕。

    乡村杀年猪有个不成文的流传下来的规矩即无论谁家杀年猪,都要拿出一半做菜请全村人吃席,另一半留给自己家吃。做的是东北菜的几大招牌:一是肥肉炖酸菜和冻豆腐,猪肉炖粉条,溜三样(猪下水如肠肝肚等),大棒骨,最经典最难忘的是奶奶做的那道蒸五花肉,香腻无比,配上喷香的大米饭,可以干上几大碗。那时村里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老张家的小库子因为嘴馋一次性五花肉吃多吃伤了,上吐下泻、从此再也不吃肉了……

    11.两只大白鹅

    小时候的奶奶家,除了养猫和鸡外,最重要的动物就是养了两只白色的大鹅🦢。她们下的蛋可以保证我每星期吃上二次咸蛋,最高明的吃法就是吃饭时先把蛋清吃完,把整个蛋黄留下来,在出门找小伙伴们玩时再把留下的整个咸蛋黄放到嘴慢慢咀嚼,那种油香简直令人满足的晕眩!

    这两只大鹅还有一种取代狗的功能,每当有生人或不速之客来家,她俩就煽动起翅膀追得人满院跑,严重的还会被她们长嘴咬住扭出一块紫疙瘩。因此全村的人都对奶奶家的这两只大白鹅心存忌惮!

    但后来发生了一幕惨剧令我悲痛欲绝并平生第一次产生了仇恨的情绪。那个年代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即公社或县里的干部来村里检查工作时一般挨家派饭,轮到谁家都要拿出最好吃的东西招待领导。那次轮到我家,奶奶只能杀了一只大白鹅,把它的脖子剁掉后还活蹦乱跳在院里奔跑了十几分钟,弄得遍地都是血,极其残忍和悲伤。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湖与彼岸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anghuyubian/read/97/148.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