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前往平康坊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塞上行,可是公子所作?”

    其实这个问题,在看到那首《石灰吟之贞观十七年赠张朴》的时候,徐齐聃就想问了,他不相信世上有那般巧合的事情,长公子前脚从太极宫回来,后脚塞上行就传遍长安。

    “传这么快?”

    李象微微一顿。

    ‘这也才三四个小时吧?’

    徐齐聃点了点头。

    “长安文坛,无人不知。”

    “我下午去给左庶子送诗的时候,整个左春坊都在讨论这首塞上行,左庶子更是将此诗评为贞观之冠,据说宫中将这首塞上行赐给了京师百衙。”

    ‘二凤真是秀啊!’

    这首塞上行的主旨就是称颂天可汗的丰功伟绩。

    “徐齐聃,你喜欢诗是吧?”

    两人边走边聊着,已经是来到了西池院门之前。

    徐齐聃点了点头:“不仅是我,大唐没有哪个读书人不喜欢诗。”

    “那我送你一句。”

    李象脚步微驻,仰头看了看天上飘曳的雪花。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言罢。

    李象踏步进了院。

    而徐齐聃则是怔在了原地,被这一行诗给惊住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何其磅礴,何其雄哉!”

    徐齐聃望着入院的李象背影,眼神极为复杂,他以前素来是看不起李象,只觉得这就是个混吃等死的皇三代,等太子倒了,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可是这一刻,在这行诗从李象口中说出的刹那,他彻底服了。

    唐初的诗,大多承继于南北朝的宫体诗,比如唐初最为盛行的‘上官体’就是代表之一,缺乏气象万千、雄浑博大之感。

    等初唐四杰出现之后,唐诗才从南北朝争相纤构狭小的宫体诗中逐渐走了出来,开辟属于大唐诗坛的全新大世界。

    而李象这一首塞上行的出现,将这个时间,足足缩减了二十年。

    ………………

    翌日。

    贞观十七年元月十二,风和日丽,巳时三刻(9:45)。

    东宫,左春坊。

    下朝之后,负责东宫全面工作的太子詹事于志宁,这会正在坊内检查工作,作为左春坊的主官,张玄素自然是在旁作陪。

    两人关系本就很好,同在这东宫共事三五年之久,再加上彼此性情相投,表面上是检查工作,实际上就是聊天交代一些事情。

    “玄素,宫中内侍省有信来,一会有诏书下达东宫,你……”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家父李承乾,距离造反剩三月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jiafulichengqian0julizaofanshengsanyue/read/97/355.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