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起来有些不吉利,但刘恒深知,在极端严寒下,这确是贫苦百姓能够自主实施的、最有效的保命手段!
他立刻下令,将此法连同一些简单的冬季保暖注意事项,抄录成通俗易懂的榜文,快马发往北方各郡县,命地方官吏务必宣讲到村,督促实行。
同时,他小心翼翼地将那些棉花种子收藏起来,命司农寺选择最肥沃的官田,待到开春,便按照兄长提供的法子,精心培育。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数年之后,洁白柔软的棉花开遍大汉的田野,无数子民因此得以抵御寒冬。
刘恒走到殿外,面向武陵郡的方向,整了整衣冠,郑重地跪拜下去,深深作揖。
“皇兄……大恩!恒,代天下百姓,谢过皇兄!”
他声音哽咽,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他知道,无论是棉花的未来,还是那地穴救急之法,都将极大地巩固他的统治。
尤其是棉花,一旦推广成功,他将以“惠泽万民”的仁君形象,彻底赢得民心。这份来自兄长的礼物,其价值,远超千军万马。
而在那遥远的桃花源内,刘盈正监督着刘长学习如何给棉田施肥。
看着弟弟那笨拙却认真的模样,他抬头望向北方,嘴角露出一丝淡淡的、欣慰的笑容。
历史的车轮依旧在滚动,但他相信,自己播下的种子,终将在弟弟的手中,开出温暖人间的花朵。
而他,也将在这世外之地,继续守望这片他深爱着的土地与人民。
——
北方草原,秋色已深,草色枯黄。
大将军韩信的营帐内,气氛却与往日的肃杀不同,带着一丝收拾行装的忙碌与淡淡的离愁。
月氏王,如今已是韩信的妻子,正指挥着侍女们整理一些简单的行装,她的眉宇间既有对未知生活的些许忐忑,更有对丈夫决定的无条件支持。
她看着站在帐外,遥望南方久久不语的韩信,轻声走了过去。
“将军。”
她用了最初的称呼,语气温柔,“真的不再考虑一下吗?新帝刘恒,仁厚之名广传,他对您也一直礼敬有加。若我们选择臣服,留在朝中,以您的威望和对北疆的熟悉,陛下定然会倚重,未必会强求您去那与世隔绝之地。”
韩信收回目光,转过头,脸上露出一抹复杂而又带着几分超然的笑容。
他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坚定:“倚重?或许吧。但那样的倚重,无非是让我成为一个被供奉起来的神像,一个用来震慑宵小、安抚军心的象征。每日生活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谨言慎行,再无昔日纵横沙场的痛快。那样的日子,非我所愿。”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与感慨:“这世上,真正能用我、敢用我,也让我心甘情愿为之效死力的人,已经都不在了。高皇帝是其一,我那徒儿刘盈……是另一个。既然盈儿选择了那条路,我这做师父的,自然要去陪他。在那桃花源里,至少落得个清静自在,与他骑马射猎,河边对弈,岂不快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