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明白,这是目前最好的解决办法。既能避免内战,维护国家稳定,又能借此机会,狠狠打击那些质疑他权威的势力,树立起自己作为帝王的威严。
刘恒不再犹豫,立刻按照刘盈的计策行事。
他颁下严旨,公告天下,历数淮南王刘长十大罪状,言辞犀利,痛心疾首。
最终判决——削去刘长一切封爵,废为庶人,即刻押往汉中囚禁。
诏书一下,朝野震动。很多人都以为刘恒会念及兄弟之情,对刘长从轻发落,没想到竟是如此严厉!
然而,更让他们震惊的还在后面。
数日后,从押解途中传来噩耗——废庶人刘长,因深知罪孽深重,忧惧交加,于途中拒绝饮食,绝食而亡!
消息传回长安,一片哗然!
虽然官方定性地“畏罪自尽”,但几乎所有朝臣心中都升起了同一个念头:这绝食而亡,未免太过巧合!
恐怕……是陛下暗中授意,中途截杀,以绝后患!
这个猜测,并未引起太多的反感,反而让许多原本轻视刘恒“过于仁弱”的功臣勋贵和地方大员,脊背生出一股寒意。
他们终于意识到,龙椅上的这位文帝,绝不仅仅只有仁厚宽和的一面。
在涉及国家法度、朝廷威严的根本问题上,他同样可以展现出铁血无情的手腕!
为了维护刘氏江山和大汉律法的尊严,他甚至不惜背负“逼死亲弟”的潜在骂名!
经此一事,朝野上下对刘恒的观感彻底改变。
再也没有人敢因为他得位过程中的些许争议或平日的宽仁,而轻易挑战他的权威。
刘恒的统治基础,因此而变得更加稳固。
而这一切的幕后推手刘盈,则在悄无声息间,带着如释重负又兴奋不已的刘长,再次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回到了那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他用自己的方式,最后一次为弟弟刘恒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
至于后世史书会如何记载这场兄弟阋墙的悲剧,以及汉文帝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已不再关心。
他只希望,刘恒能不负所托,带领大汉,走向那个他曾在史书中读到的、名为“文景之治”的盛世。
——
当刘长跟随刘盈,穿过那隐秘的入口,真正踏入传说中的“桃花源”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恍如隔世,所有的好奇与兴奋都化为了目瞪口呆。
这里没有巍峨的宫殿,没有森严的等级,更没有前呼后拥的仆从。
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田垄、规划有序的屋舍、潺潺的溪流,以及……正在田里劳作、在工坊中忙碌的人们。
他们衣着朴素,但面色红润,眼神明亮,见到刘盈,也只是友善地点头示意,称呼一声“刘先生”或“首领”,并无跪拜大礼。
更让刘长震惊的是,他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曾经权倾朝野的绛侯周勃、智计百出的曲逆侯陈平、勇猛无双的舞阳侯樊哙,甚至还有那位他以为早已去世的母后吕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