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下来,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反复而细致的市场考察。我跑遍了苏州几个主要的城区,观察人流,分析竞争格局,评估不同区域的租金成本和潜在客源。我也详细研究了携程的加盟政策,以及当时市场上其他几家主流OTA的线下合作模式。
利弊渐渐清晰。加盟,看似背靠大树好乘凉,有品牌支持和一定的流量倾斜,但相应的,加盟费、管理费、严格的统一运营标准和对总部的强依赖性,也会束缚住手脚,利润空间被压缩,自主权有限。
而我自己创业,虽然前期辛苦,风险自担,但却拥有完全的自主权。更重要的是,我在同程这几年,积累的并不仅仅是销售技巧。我脑子里装着完整的线下门店运营管理体系,从选址装修到招聘培训,从客户服务到产品供应链!是的,供应商!这才是我的核心优势之一。几年电话销售和门店管理的经历,让我与全国乃至全球众多的地接社、酒店集团、景区、航空公司等旅游资源供应商建立了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我熟知产品的成本构成、资源的优劣、合作的流程。这意味着,即使没有同程或携程的平台,我依然能够凭借自己的资源网络,组织起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
这个发现让我信心大增。我不再只是一个销售执行者,我是一个掌握着核心资源的潜在经营者。
2018年的4月,苏州的春天已是繁花似锦。我不再犹豫,做出了最终决定:不加盟任何平台,自主创业!
我盘点了自己所有的积蓄,那在同城攒下的四十万,像一队即将出征的士兵,等待着我的检阅。我知道,这将是我全部的弹药。
我在苏州一个不算核心但交通便利、租金相对便宜的写字楼里,租下了一个只有六十多平米的小办公室。手续跑完,当我把那张印着“苏州华悦旅游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和“法定代表人:冯瑞东“的营业执照,端端正正地挂在办公室雪白的墙上时,内心涌动的,是一种混合着豪情、忐忑和巨大责任感的复杂情绪。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鲜花簇拥,只有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对着这张薄薄的纸,许下了无声的誓言。
“华悦“——取“中华“的“华“,“喜悦“的“悦“。我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让每个客人都能在中华大地上收获旅行的喜悦。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在上海开拓同城门店的起点。一个人,身兼数职。我是老板,也是第一个业务员;是行政,也是财务;是产品经理,也是客服。我拿着尺子测量办公室的每一个角落,规划着工位的摆放;我对比着各种办公家具的价格,力求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我设计公司的Logo和宣传资料,熬夜撰写招聘启事和培训手册。
我用在上海学到的所有经验,开始了新一轮的“从零到一“。只是这一次,舞台更小,风险更大,但意义也截然不同——这一次,我是为自己搭建舞台。
我在各大招聘网站发布了信息,期待着能像当年遇到何婷一样,找到第一批愿意与“华悦“这艘刚刚启航的小船同舟共济的伙伴。前路未知,风雨难测,但握着方向盘的人,是我自己。
夜深人静时,我常常会想起天水老家,想起那顿温暖的聚餐,想起石云那句“加油“,想起赵俊俊和冯喜明质朴的笑容。这些记忆,成了我创业路上最温暖的行囊。
冯瑞东的创业之路,就在这间小小的办公室里,正式拉开了序幕。四十万的启动资金,像是四十万颗希望的种子。我要让它们在苏州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出属于自己的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