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的面试安排在江宁路门店刚刚竣工的会议室进行。阳光透过崭新的玻璃窗,洒在光洁的会议桌上。我看着坐在对面的女孩,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头发利落地束在脑后,眼神里带着初入社会的青涩,但更多的是一种清晰的认真和渴望。
“何婷,你好,我是冯瑞东,江宁路店的负责人。”我开口,依旧是那口改良后但仍带点天水味儿的普通话,但此刻听起来,更像是一种个人标识。
“冯店长,您好。”她微微欠身,声音清晰,带着湖北妹子特有的那股子伶俐劲儿。
我没有按照固定的面试流程走,而是更像一次聊天。我从她简历上提到的旅游规划项目问起,问她当时是怎么考虑客户需求的,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她的回答条理清楚,不仅说了流程,还提到了自己当时的一些思考和遗憾,能看出她确实是用心在做这件事。
我又问她对线下旅游门店的看法。她没有泛泛而谈,而是结合自己作为潜在客户的体验,提到了服务细节、专业度和信任感的重要性。“我觉得,客人走进来,把重要的假期和预算交给我们,我们提供的不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产品,更应该是一份放心的承诺和贴心的规划。”她的话说到了我的心坎上。
“我们刚开业,万事开头难,可能会很辛苦,需要身兼数职,加班也是常事,你怎么看?”我抛出了现实问题。
何婷几乎没有犹豫,眼神坚定:“冯店长,我不怕辛苦。我觉得能和一家新店一起成长,是特别宝贵的机会。我相信只要用心做,肯定能做好。”
面试结束,我心里已经有了八分肯定。这姑娘有专业底子,有态度,有眼力见,是个可造之材。我把情况和初步判断向吴迪做了汇报。吴迪亲自进行了复试,回来后对我点点头:“老冯,眼光不错。这小姑娘踏实,肯学,是块做服务的料。就她了!尽快办理入职。”
就这样,何婷正式成为了同程旅游上海江宁路门店的第一位员工,工号SH001。她的到来,像一股清新的活水,注入了这个刚刚落成、还带着建材气息的空间。她也是我们这块“试验田”里,播下的第一颗种子。
有了何婷这个良好的开端,后续的招聘工作似乎也顺利了一些。或许是因为门店实体已然成型,看起来更像一个稳定可靠的平台,也或许是何婷这个“活广告”带来的微妙影响,后续投来的简历质量明显有所提升。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我们陆陆续续又面试了几十人,最终精挑细选,招入了九名新店员。在组建团队时,我特意注意了男女比例的均衡和能力的互补性,最终团队里有五个小伙子,四个姑娘,加上何婷,正好五男五女。小伙子们体力好,有冲劲,适合外联、地推和扛重物;姑娘们心思细腻,亲和力强,适合门店接待、客户维护和细节服务。我觉得这样的搭配,能形成一个比较健康的团队生态。
人员初步到位,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练兵”。我这个曾经的“冯扛把子”、“电话销售王牌”,再次化身“冯教官”,把压箱底的本事都毫无保留地掏了出来。每天,我就在这个崭新的门店里,对着这十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开启了密集的“魔鬼训练”。
培训内容涵盖了方方面面:从同程的企业文化、发展历程,到所有的旅游产品线知识,从东南亚的海岛到欧洲的古堡,从签证办理的细微注意事项到不同目的地风俗禁忌;从电话接听礼仪、标准话术,到面对面客户沟通的技巧、察言观色的能力,如何处理客户异议和投诉;甚至,我把那套改良版的、带着个人特色的“亲和力沟通法”也融合了进去。
“咱们做线下门店,跟以前在电话里不一样!”我站在小白板前,用力写着关键词,“客人走进来,看得见摸得着,咱们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杯及时递上的热水,一句贴心的问候,都可能成为他们选择我们的理由!要把每一个进门的客人,都当成来咱家串门的乡党、朋友,甭管他今天买不买,都得让他感觉到,进了咱同程的门,舒坦、放心!”
我组织角色扮演,模拟各种销售场景,让他们在实践中找感觉,互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