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虽说可以提前毕业。
但现在对方也才读大一下而已,一年都没读完就提前毕业,未免有些拔苗助长。
所以李暮的想法还是让其再多锻炼锻炼。
……
孙加栋看到李暮,先介绍了一下房间里的其他人,道:
“任兴民,火箭专家;齐发仁,结构设计专家;杨家溪,自动控制专辑……”
从介绍不难猜出。
在这个房间内此时坐着的,多半就是以后完成东方1号研制的那批科研人员。
李暮和他们一一打了招呼。
在互相熟悉了之后。
他便直入肢体,道:
“各位,废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们直入主题吧。”
“我们现在卫星的最大问题,主要是三点:推进技术、电子技术和材料科学。”
“这还仅仅只是将卫星射上去,如果我们想要做得更好,那么就只能以更高的目标要求自己……”
他的语速并不快,声音也始终平静。
然而听着听着。
孙加栋等人的心中,渐渐地涌出一股热血来。
“能行!”他们的心中不由得冒出一样的念头。
从运载火箭技术,讲到轨道动力学,再到耐高温材料、轻量化结构材料。
李暮虽每个都没有明确地表示怎么去研究。
但话语之间,无不从各种角度出发,不断地让他们产生灵感。
“最后卫星的姿态控制方面,除开研究惯性导航系统外,我们还可以建立初期地面测控站,依赖计算机辅助轨道修正。”李暮最后道。
一口气说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让他有些口干舌燥。
猛灌了一口茶水。
他静静地等待着众人的提问。
许久之后。
孙加栋竖起一根大拇指,道:
“真是不佩服都不行啊,李顾问,您真的是太全面了!”
“借鉴D弹弹头热防护技术,试验少时材料,通过被动热控平衡卫星内部温度……”
“这些可能存在的问题,您都替我们想到了前面啊!”
研究最怕的是问题。
但最不怕的,也是问题。
有问题的话,很大程度上说明他们走在正确的道路。
“理论方面的推导,与实际还是难免有出入,孙教授您还是得慎重对待才行!”李暮道。
孙加栋郑重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