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反坦克D弹领域的奠基人 (6/9)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这也就对D弹的结构、材料、电子器件以及制导系统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他先是分析了一遍问题的关键。

    顺带趁着这个时间,去理清思路。

    毕竟面对李暮,很难让人不感到有压力。

    “说得不错,看来没少下功夫嘛!”李暮笑着肯定了他一句。

    这些内容基础归基础。

    但也不是谁都能记得这么清楚,且随时都能够说出来的。

    “谢谢李顾问。”赵佳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得到了认可。

    他的胆子确实放大了许多,接着道:

    “然后就是我们遇到的问题,第一,是结构强度和材料问题。”

    “D弹在发射的瞬间,会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可能会导致结构变形或损坏。”

    “第二是电子器件的扛过载能力问题,在极高过载下,D弹内部的电子器件容易出现失效的问题……”

    炮射D弹遇到的问题,一共有7点:

    结构强度和材料、电子器件的抗过载能力、制导系统的稳定性、发动机与推进系统的可靠性、战斗部的安全性、发射动力学与弹道控制、试验与验证。

    解决这些难点,需要多学科协同攻关。

    仅凭张数顺带领的装备研制组,想要解决还是很有难度的。

    “在结构强度和材料问题上,我认为我们可以继续优化弹体设计,通过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构的抗过载能力。还可以对关键部件进行加固设计。”赵佳郑最后道。

    这个答案,也是他这段时间来冥思苦想之后得出的结果。

    还没有来得及和张数顺汇报。

    所以此时说出来,心中还是非常忐忑的。

    李暮点点头,道:

    “思路不错,通过采用流线型设计、模块化设计和加强关键部位等方法,确实能有效提升结构强度。”

    “加固的想法也十分不错。在弹体外部增加环形加强结构,在弹体关键部位增加蒙皮厚度。”

    “乃至是使用碳纤维或者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包裹弹体,都能够增强整体的强度。不过我还建议你可以在动力学优化上深入地想一想。”

    他说完后,心中不由得感叹。

    ——眼前的年轻人,不愧是夏国反坦克D弹领域的奠基人。

    赵佳郑,军械材料与火炮设计方面的专家,夏国第一代反坦克D弹项目的副总设计师。

    在天赋和能力上,都无可挑剔。

    “您,您过奖了!”赵佳郑有些发呆。

    他才说了一个解决的思路而已。

    还并不清晰,可行性也有待讨论。

    结果李暮就直接引申出一大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ongniandai0kaijudaxueyanjiang/read/97/50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