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反坦克D弹领域的奠基人 (4/9)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想到这里,李暮补充道:

    “我们还可以尝试,根据部件形状设计的冷却通道,去设计一种随行冷却水道,去提高散热效率和减少热变形。”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

    随行冷却水道需要3D打印机技术,现在提出来,有些为时过早。

    好在不适用传统的工艺,依旧能完成,倒是不用担心。

    就在他停下的片刻。

    张克茂和王泽荣先后开口问道:

    “李顾问,它为什么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和减少热变形呢?”

    听到他的问题。

    李暮道:

    “它和传统的直线水道不同,冷却路径贴合部件形状,消除了传统直线水道和热源之间的‘盲区’,这是其一。”

    “还有就是复杂的分支网络设计,使得冷却液能够均匀覆盖这个部件表面,避免局部过热。”

    “在它的弯曲和辩解变设计上,也增加了冷却液的湍流,打破层流边界层,从而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他详细地和众人分析着原理。

    除了上面所说的能提高散热效率的原因之外。

    还有减少热变形的理论依据。

    传统直线水道会导致部件不同区域冷却速度差异大,近水道处快,远水道处慢。

    这种情况下形成的高温梯度,温差能够达到100摄氏度以上。

    而随行冷却水道通过均匀覆盖,将温差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减少了热应力的产生。

    还有消除热点和平衡热分布两方面,都很好地让热变形的程度降到了一个理想的数值。

    ……

    从饭堂一直说到实验室。

    李暮基本将众人给的问题都分析了一遍。

    并且给了相应的解决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他比以前更为耐心地进行讲解。

    以便众人能够完全理解。

    毕竟在靠岸声呐阵列系统那边遇到的问题,也警醒了他。

    让年轻的研究员们独立思考和研究确实是好事。

    可也不能忽视培养的问题。

    ……

    又就发动机的涡轮增压系统的热负荷和系统的效率方面讨论了一个小时后。

    李暮和杨英等人告别,走出实验室。

    随后,他继续前往张数顺所在的装备研制组。

    来到实验室外。

    他却反常地没有看到人。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ongniandai0kaijudaxueyanjiang/read/97/50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