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连忙将两人邀进家中。
“哈哈,我是刚刚回来,去了国科院一趟,碰巧遇上了老郭,就跟着一起过来了。”钱五师大笑着道。
一旁的郭淮也道:“是巧了,而且我刚好也有事想找李顾问您。”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在李暮的邀请下进入屋中。
王娅替他们三人倒上茶水,然后默默退到一旁,好奇地看着钱五师和郭淮。
这两位,都是夏国学界的泰山北斗。
当然,李暮的地位也不低。
甚至可以说隐隐在两人之上。
他们三个坐在一起会说什么,实在是令人好奇。
“老师,您在九全那边的情况怎么样,有遇到什么问题吗?”李暮首先开口道。
钱五师啜了一口茶水,感慨道:
“过程当然是曲折的,在实际的研究当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
“好在是有着你的方案指导,总能让大家在遇到阻力的时候,获得思路和灵感。”
“搞得他们都跑来跟我说,你是不是故意这么做的,总在恰到好处的地方给提示。”
他说完后。
一旁的郭淮也不由跟着笑了起来,道:“我看就是故意的,哪有这么巧的事情嘛。”
“我只是设想了大家可能遇到的问题而已,很多设想其实也是错的,老师没提罢了。”李暮解释道。
可即便他这么说。
钱五师和郭淮两人还是不信。
一次是巧合,两次是偶然,次次都是,那明显就是有意为之嘛。
不过见到李暮否认,他们也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聊下去。
因为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方式都是没有问题的。
否则要是真把所有的问题都提前写出来。
短期看可能是好事,却并不利于夏国科学家的整体培养。
毕竟像是李暮这样的科学家,上下五千年也就出了这么一个。
前无古人,后大概也无来者。
要是不抓紧培养一些年轻人,恐怕再过个十几年,李暮研究的东西都没人看得懂了。
钱五师继续说着关于高空台的研制情况:
“目前高空舱、供气系统、排气系统、结构支撑系统和测控与监控系统等,都有了比较明显的进展。”
“大问题暂时没有,不过小问题一直没有断过”
“就比如高空舱的密封舱体,需承受巨大内外压差,我们现有的有限元分析和仿真技术都不足以妥善解决这个问题……”
用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钱五师将这段时间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