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是脉冲武器。
“不不,得先找人。”李暮打开聊天页面,连接建桥大学图书馆档案室的WIFI。
对于脉冲武器的研究。
是一个夏国,以及世界都未曾踏足的领域。
仅靠他一个人苦干硬干,是绝对没有办法完成的。
“孙成伟、陈永、马族广……”李暮很快找到了几个人的名字。
第一个未来长期从事炸药爆轰、激光辐照效应、高功率电脉冲技术和高能量密度动力学等领域的工作。
是夏国高功率电脉冲技术方面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领路人。
第二个……怎么才5岁!
略过。
……
在发现第二个人的年纪不对劲之后。
李暮特地又仔细地看了看其他人的年纪,结果很多现在都还是个小屁孩。
就算未来都是院士级别的天才。
现在也不可能带着他们去研究。
好在孙成伟的年纪还算合适,否则无疑是痛失一员大将。
不过合适也只是相对的。
对方现在还在京大的数学力学系读书,要到明年才毕业。
“幸亏还有个马族广。”李暮将目光放到最后一个人身上。
这个人,为夏国激光技术和激光武器的研究,做出过开创性的贡献。
论能力,绝对是没的说。
关键是,今年35岁,就在冰城工业大学教书,随时都调过来。
……
花了10几分钟的时间。
李暮先将脉冲武器的初步研究团队人选,都挑了出来。
人数并不算多,只有10个。
看着上面的名单,他还算是比较满意的。
毕竟能在后世留下名字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出过成绩的存在。
把他们放在一起,应对目前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够用了。
毕竟脉冲武器好研究,仅仅是相对于天基武器而言。
其本身的难度,并不比99式主战重坦和歼-10低,甚至还要更大。
“该去研究所了。”李暮站起身,将名单销毁。
接着叫来关建民,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之旅。
……
车研所内。
和门口的警卫打了个招呼。
李暮便直接走进了大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