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导体研究所两台超算,其实算力相对还是比较饱和的。
只不过是最近电传飞控那边占用了不少的资源,才造成了排队的情况而已。
当然,以威龙-1的重要性,小小地搞一些特权,也不会有人有任何意见。
……
和张数顺等人闲话片刻。
李暮接着又说了说脱落部分的设计问题。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这个部分,设计起来还是相对比较复杂的。
虽说机制简单来说,就是使用特定的机械结构和易碎材料外壳,来保证达到一定速度或压力下会自动破裂,露出内部的穿甲部分。
但在实际的设计过程当中,需要充分考虑按动弹体的制造、脱壳机制和弹芯的稳定性。
……
一直忙活到下午5点多。
李暮才走出车研所。
不过这还没完。
他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材料研究所这边,询问复合装甲和陶瓷装甲的研制情况。
复合装甲设计为“钢-玻璃纤维-超硬钢-玻璃纤维-钢”叠状间隙放置,总厚度为220毫米,倾角为22度。
而99式采用的是先进的装甲约束陶瓷第三代复合装甲,以及FY-4和FY-5爆炸反应装甲。
FY-4装甲的主要材料是石英玻璃纤维,而FY-5爆炸反应装甲的材料主要包括惰性材料、高能炸药、抛板和弹性垫片等。
不过除了第一个外,无论是FY-4还是FY-5爆炸反应装甲要用到的材料,李暮都暂时没有提出来。
毕竟石英玻璃纤维和高能炸药的技术,现在还并没有突破,不宜操之过急。
不过他已经“降低”了难度。
对于材料研究所的一众研究员,以及从全国各地过来支援研究的专家教授们,问题依旧不断。
就比如方才所说的那一系列材料的叠状间隙放置问题,他们都快讨论了一周时间了。
叠状的形式,材料的比例,每样材料的强度……
哪哪儿都是问题,看着都让人头大。
偏生一连几天,李暮都没有过来,更让他们觉得眼前一片黑暗,看不到该怎么去研究。
因此,一众研究人员看到李暮,各个都恨不得立刻飞扑向前,抱着他狠狠地亲一口。
所长周任一马当先。
好在最后还是克制住了内心的冲动,换成了紧紧地握住李暮的手,道:“李顾问,您可来了,快来给我们出出主意吧。”
“出主意可以,不过我可不敢保证一定有用。”李暮看了看周围的研究人员,以及一众专家教授。
其中有不少,都是材料领域十分著名的学者。
还有如同徐冰石、曾肃民等三十多岁左右,相对年轻的中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