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99重坦 (1/8)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听了一会儿,李暮便大概了解到了里面争论的问题核心。

    ——标准定得太高了。

    为了尽快赶上M帝和老大哥,WZ-111各项数据的目标,可谓直接拉满,甚至因为T-10的出现,更新提高过几次。

    这种情况下,研究周期拉长了不说。

    最大的问题便是,原来定好的研究方案,肯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比方说刚刚的装甲,厚度是增加了,生存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可问题是,发动机的马力没有变化。

    原来拉动40多吨就行,现在却需要拉动50吨,甚至是60吨,显然不太科学。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的办法。

    毕竟历史上WZ-111还是被完成了的,只是最后没有通过测试。

    现在夏国的工业基础有了不小的提升,成功的希望比先前还是提升了许多的。

    里面很快便有人提议道:

    “我看还需要继续优化设计,最好是能把发动机升级一下。”

    “现在我们不是有了计算机嘛,完全可以去半导体研究所那边,用CAD辅助设计。”

    “听说那位李暮李顾问,可不是一般的厉害,如果能得到他的指导,说不定我们研究遇到的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

    会议室内。

    由国家科工委和装甲兵科学院组成的联合研究组,在总设计师杨英的带领下,讨论着研究问题。

    从60年至今,他们已经差不多研究了2年的时间。

    然而直到现在,情况仍然并不理想。

    虽说因为3+2轴数控铣床的出现,让他们在装甲车体、人机工程学炮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最关键的坦克发动机问题得不到解决,这些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处。

    速度不够,坦克连开起来都是问题,遑论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

    杨英看着兴致勃勃准备请李暮来帮忙的众人,也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对于方才那位研究员提议,其实他的心里是十分赞同。

    只是却不能表现出来。

    毕竟这事儿多多少少有些丢人——那么多人研究了那么长时间,结果最后还是要去求助别人才能把问题解决。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问题是,我们怎么把人请来,而且李顾问现在可是还在三省吧,什么时候回来都不一定。”杨英无奈道。

    这句话让所有人一时都沉默下来。

    好像,确实是这么一回事。

    而且就算李暮已经回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ongniandai0kaijudaxueyanjiang/read/97/50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