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毕竟这可是李暮给出的研究方案,还能有问题?
林宿安更是道:
“我看不用补了,李顾问,我们都相信您的判断。”
“在30000吨模锻水压机的研究上,您走在了我们所有人的前头。”
“如果您做的方案都有问题,那我们更不可能有办法了。”
他刚刚说完。
在场的专家教授们便纷纷跟着点头出言赞同。
按照常理,这番话肯定是有问题的。
但李暮坐在这里,就是常理。
“我现在没有犯错,不代表以后没有犯错,还是要谨慎一些,到时候就由林教授您来主持审核。”李暮摇摇头,然后道。
看来他得想办法,找机会在方案里弄出点小错误才行。
再这么下去,研究真就成了他的“一言堂”了。
短期来看,这似乎是件好事,毕竟他只需要提出方案,然后交由众人执行便可。
可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让众人丧失了研究的自主能动性。
就拿林宿安打个比方,没有李暮,他花上五六年的时间,也能把30000吨模锻水压机搞出来。
而且后面还会发明出更多的东西。
但要是为了节省这一点的时间,便让他不去思考地、进行研究,他后面能不能和历史上一样,继续发明创造犹未可知。
“好,那我便听您的安排,反正也花不了太多的时间,不如我们现在就开始怎么样?”林宿安看着李暮诚挚的眼神,想了想,也没有拒绝。
他倒是不知道李暮的心思。
只是觉得既然不放心的话,那多花一点时间去研制也无妨。
对于林宿安的提议,李暮自无不可。
这个审核会开不开倒是其次,主要是不想让众人太信任他,以致于丧失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紧接着,他将研究方案拿给众人一一阅览。
待所有人都看过之后,再让林宿安来主持会议。
至于他自己,只旁听,不参与讨论。
毕竟要是他加入的话,讨论便没有了意义。
……
随后,众人开始讨论起方案的可行性。
开始的时候,林宿安说上几句,便会忍不住回头看李暮一眼。
还会时不时想要询问他的意见。
不过李暮始终没有开口,始终保持着旁听的状态。
见状,林宿安也只好放弃了询问的打算,集中精力,认真地开始和众专家教授讨论起来。
从30000吨模锻水压机载荷传递与变形控制开始,再到液压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设计,以及材料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