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不惜代价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说着,他便往前走了几步。

    不过没等他伸手去拿,就有一个年轻人赶紧将小黑板递了过来。

    李暮道了句谢,然后道:

    “现在我们国家的氮肥制备工艺,主要以无烟煤为原料,先制取半水煤气,脱除硫化氢后,进入加压变换反应设备,得到氮、氢……”

    “这种制备方法,也是现在小氮肥厂最常采用的方法。”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压缩二氧化碳法、碳化法和石灰窑法等,但这些都不太适合工业化的量产。”

    他先分析了一番国内现在的碳酸氢铵制备工艺。

    待他说完后,停顿了片刻。

    下面的专家和教授们犹豫了一番,才有人举手提问道:

    “李顾问,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对现有的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呢?”

    “我们现在的机械制造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我个人觉得,或许可以从设备上入手,研发更好的生产设备。”

    “在您研发的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这应该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

    这位青年专家的话虽然有些吹捧的嫌疑。

    不过也没人觉得不对。

    只要方向正确,夏国现在确实不缺能把设备搞出来的技术。

    “更新设备是一个好方法,不过它并不是我们大家一起聚在此处进行研究的初衷,我们要做的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同时创新。”李暮道。

    说完,他拿起小黑板,在上面写下“长效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铵干燥机”。

    仅仅是看到这两个名称。

    在场的所有专家和教授的眼神,便不由自主地亮了起来。

    手中的笔记,更是赶紧翻到了新的一页,满是期待地等着李暮接下来的讲解。

    李暮也没有多卖关子,直接道:

    “先来说说什么是长效碳酸氢铵,它和普通的碳酸氢铵相比,养分含量更高,肥效更长。”

    “其制备原理,是在普通的碳酸氢铵当中,加入一定比例的黏土和其他生物有机物质,然后进行压制。”

    “最后在高温下形成一种类似颗粒的肥料……”

    他详细地将长效碳酸氢铵的原理讲解了一遍。

    当然,说得简单,想要搞出来可没那么容易。

    这种技术是奉天应用生态研究所在90年发明,且在94年才经过国科院和化工部的技术鉴定投入使用。

    研究难度,可想而知。

    而事实也正如李暮所料。

    在他说完后,立刻便有教授迫不及待地提问道:

    “李顾问,您说长效碳酸氢铵是基于普通碳酸氢铵研制所得。”

    “那我们要加入什么有机物质,才能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ongniandai0kaijudaxueyanjiang/read/97/50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