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一个月试飞,两个月生产 (3/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br />    这种汇报成果的时刻,他也不想自己一个人来的。

    但李暮说“要去忙其他的研究”,又没法儿反驳。

    “哈哈,倒是他的性子,那就由你来办好了。”唐燕捷听完,大笑了两声,也没有纠结,很快做了决定。

    随后,待王石存离开后,他便坐着车离开了航空院

    ……

    傍晚,国科委。

    即便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秦云却依旧在办公室内忙碌。

    一国的科技发展事务繁多,加上随着李暮发明的科技影响不断加深,很多科研项目都有了全新的变化。

    比方说这个J-8风洞的研究。

    原定的计划,是在3年之内完成。

    但随着计算机、超算的出现,以及3+2轴数控铣床的问世,大大加快了它的进程。

    最新上报的成果,乐观估计甚至到了1年之内。

    再比方说对于战斗机的研究。

    自从歼-6成功之后,对于首款两倍音速喷气战斗机歼-7的研究,也很快上马。

    这款仿制自米格-21Ф-13型飞机的战斗机,在飞行性能、飞行品质、救生系统、武器系统、机载电子设备和发动机功率等方面,均比第一代歼-6有相当大的改进和提高。

    “也是多亏了李暮,否则歼-7的研制,恐怕不会像现在这么顺利。”秦云心中不禁感慨道。

    歼-7的研发始于61年。

    当时夏国于老大哥签订协议,引进米格-21Ф-13型飞机的生产特许权。

    但由于两国关系的交恶,老大哥并没有完全履行协议,从而导致歼-7的试制工作出现了许多困难。

    尽管中国的科研人员通过“技术摸透”的方式,逐步解决了一些问题。

    可这种大量试验和研究的方式,无疑会耗费更多的时间。

    按照下面原本给出的计划,完成研究,至少都需要5年之久。

    不过现在,时间也被缩短到了3年。

    就在秦云高兴地看着一份份上报过来的科研计划文件的时候。

    他办公室的门,也被人“咚咚~”的敲响。

    一抬头,正是匆匆赶过来的唐燕捷。

    见状,秦云连忙起身相迎,问道:“怎么有空过来了?”

    “领导,我来给您汇报个好消息。”唐燕捷笑道。

    秦云脸上露出笑容,道:“好消息,难道是玄鸟-1直升机研究成功了?”

    他对航空院,尤其是李暮在航空院的研究,还是相当关注的,时不时便会询问一番进度。

    “差不多,只等着去吹风洞了,没问题的话,一个月就能试飞,两个月能开始生产!”唐燕捷道。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ongniandai0kaijudaxueyanjiang/read/97/50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