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工业品出口状况 (2/6)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p;   “李顾问,是李顾问!”听到喊声,所有人立刻停下了讨论。

    然后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准备上前打招呼。

    “各位专家教授们好。”李暮见状,连忙快步从旁走出,笑着打招呼道。

    他们一行人的目标有点太大了些,被发现倒也不算奇怪。

    就在他问好的时候。

    人群中走出一位老教授,以及两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面带激动道:

    “很荣幸见到您,我是杨金山。”

    “李顾问您好,我是覃煜坤。”

    “您好您好,我是石大祯。”

    ……

    三人陆续开口自我介绍。

    李暮对他们的名字有印象。

    杨金山,尚海汽轮机锅炉研究所的副所长。

    在50年代首先试制了婕克的技术较成熟,性能指标颇先进的6000千瓦火电机组。

    并且成功完成了其工业化量产。

    覃煜坤,未来的院士,新夏国锅炉专业课程的第一本国家统编教材《蒸汽锅炉的燃料、燃烧理论及设备》的创作者。

    在70年代,开启工业锅炉制造的新篇章,革新了蒸汽锅炉“强制内循环”的技术,为国家补齐了这块短板。

    还有石大祯,未来电力工业部门的一把手,在70年代对进口的“洋设备”进行本土化的技术调整。

    解决了国家花费重资引进后,相继出现了水冷壁裂纹、五瓦振动、炉排积焦和制粉系统出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可以说是未来夏国火电机组的奠基人。

    ……

    三人上来过后,其他的专家和教授们,也纷纷上前自我介绍。

    基本都是现在,或者未来在汽轮机锅炉方面,有着深入研究的知名人物。

    “没想到国家这次调集了那么多人手过来。”李暮不由感慨了一句。

    一片的杨金山笑着道:

    “以李顾问您的地位,别说是现在我们这些人了,想要谁调不来。”

    “没错,李顾问的本事那是有目共睹,您研发火电机组,肯定能够成功,我们不过是来打打下手而已。”覃煜坤跟着道。

    两人的话,让一群专家教授不住的点头。

    李暮现在在夏国的科研学界,那就是一块活招牌。

    即便不提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研究,其成就都足以当得起传奇二字。

    “过奖了。”李暮哭笑不得地摆了摆手,眼看众人要开启夸夸模式。

    为了避免最后变成商业互吹,他赶紧道:

    “闲话容后再说,现在我们还是来讨论讨论新型火电机组的建造问题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火红年代,开局大学演讲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ongniandai0kaijudaxueyanjiang/read/97/50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