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在后方的专家教授们,也一一走上前,和李暮握手问好。
无人机的研究,涉及的学科领域相当广泛。
有一些学科现在已经出现,比如空气动力学、机械工程等。
但可靠性工程、导航学科和计算机视觉这些,现在都还没有出现。
虽然未必要补全这些学科,才能搞出无人机。
但想要做出铺天盖地的无人机群,除了强大的工业基础之外,学科基础也是相当重要的东西。
李暮总不能把所有的技术,都掏出来,根本不符合常理。
在这一点上,他还是想向老师钱五师学习,给一份规划,然后让人照着去研究。
至于自己的精力,放在更需要突破的技术上。
……
简单地寒暄过后。
彭时录便带着李暮和唐燕捷,以及一众专家教授,来到会议室。
会议的内容,也很简单。
就是先确定一下后面的研究方向,让众人有一个目标。
李暮站上讲台,拉过一张小黑板,道:
“根据我的初步预计,无人机的研究,会在我们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开辟出四个新的学科领域。”
“第一,控制科学与工程,主要是无人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包括飞行控制算法、导航算法等。”
“第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软件开发、数据处理、图像处理等……”
……
再加上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便是无人机研究设计的四个主要学科。
当然,还有很多交叉学科的应用。
比如结构分析与后话中的有限元分析,有限差分等对无人机的集体结构进行静力学、动力学的分析。
预测机体内部的温度分布,评估散热效果,优化散热系统的热设计与分析等等。
李暮浅谈即止,只是简单地提了提概念,以及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
但这也足以让彭时录等一众专家和教授们心中掀起滔天海浪:
“不愧是李顾问,这份眼光和判断,实在是让人敬佩啊!”
“有李顾问在,是我夏国之幸,更是我夏国学界之幸!”
“今天的会议内容,足以影响我们未来学界很多人的研究,足以载入史册!”
……
他们并非是在恭维。
而是真心实意地觉得如此。
虽然李暮所说的内容,深度并不高。
但却给他们各自所在的领域,都指明了一个清晰的研究方向,且给出了相当广泛的全新应用指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