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决完了涡轴发动机这边的问题后。
接着,李暮转向讲解改性双基推进剂。
他缓缓说道:
“通过引入多官能度的交联剂,使大分子间发生交联反应,形成网状结构,从而增强推进剂的力学性能,这就是交联改性的原理。”
“其中我们使用的交联剂,可以考虑异氰酸酯、聚酯、聚氨酯、端羟基聚丁二烯等。”
“而为了突破双基推进剂能量不高的局限,我们需要在其中加入无极氧化剂和金属燃料……”
和涡轴发动机不同。
这次李暮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将改性双基推进剂分析得足够清楚明白。
“李顾问。”朱崖介在他说完后,举手提问道:“我想问一问,您觉得双基推进剂的比冲水平,能够达到什么程度呢?”
比冲,是衡量火箭或飞机发动机效率的重要物理参数,定义为单位推进剂的量所产生的冲量。
这个数据越高,推进剂能够从产生的推力就越大,发动机的效率也越高。
简单讲,推力越大,D弹的速度越快、射程越广、机动性越高。
“理论上来说,应该能达到2550~2646N·s\/kg之间。”李暮微微沉吟片刻,然后给出了一个数据。
朱崖介惊讶道:“提升这么大吗?”
不止是他,其他研究固体燃料的专家教授们也十分吃惊。
要知道,双基推进剂的比冲水平,仅仅只有1650~2150N·s\/kg之间而已。
夏国现在的水平,连2150N·s\/kg这个数据的地板都还没摸到。
即便是M帝和老大哥,现在也只是接近而已。
“固体推进剂对比液体推进剂的优势还有很多方面,但与之相对的,研究的难度也不小,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去研究。”李暮道。
越好的东西,越不容易研究。
若非他有着聊天页面中的资料,只怕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也未必能有成果。
朱崖介脸上兴奋不减,喜滋滋道:“难不怕,只要是好东西,我们说什么都要把他搞出来!”
……
了解改性双基推进剂的巨大优势后,众人的状态愈发干劲满满。
一场会议,开了将近一个下午。
直到大家都饥肠辘辘,才暂且作罢,先去饭堂解决肚子的问题。
吃完饭后,李暮也没有闲着,跟着王石存来到航空院这边的碳纤维材料制备实验室,继续进行研究。
不过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几次一样站在边上观看。
熟悉了制备流程之后,现在是时候动手了。
取来用作主要原料的聚丙烯腈,然后准备好煤沥青、天然纤维等辅助材料。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