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查抄 (2/3)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sp;  “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古来英雄士,各已归山河。”

    诗兴大发的刘伯温,把一旁的朱樉看的目瞪口呆。

    什么叫真正信手拈来?

    在他还在搜肠刮肚想半天,才能弄出一首切合主题的诗词之时。

    这一小会儿功夫,刘伯温这个文坛宗师已经连写三首诗词。

    虚假的文豪朱樉连忙使出不要脸的绝句——叫暂停。

    “老刘头你再写下去,这本《三国演义》只能改名叫《青田先生文集》了。”

    刘伯温这时才搁下笔,老脸一红说道:“老夫一时忘乎所以,技痒难耐。还请贤侄不要见怪。”

    “寻常人能得世叔一幅墨宝,已是三生有幸。”

    “小侄的拙作何德何能,能受到世叔这般厚爱。”

    罗贯中咧开的嘴,都要笑歪了。

    文坛泰山刘伯温这般追捧,今天的事一旦流传开来。

    等他的《三国演义》一经上市,还不得在江南一地卖疯了?

    这可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啊,偏偏有人要横插一脚。

    “罗先生把手稿拿给我,本王亲自找经厂给你刊发。”

    经厂是司礼监旗下的印刷厂,专门给皇家印制书籍。

    刘伯温出声提醒道:“经厂多印制典籍和经书,所印经籍大多为古人所作。”

    “而且没有给润笔费的先例。”

    刘伯温的言外之意,宫里的经厂都是吃白食的。

    作者想拿到一个铜板的润笔费,都是痴心妄想。

    朱樉听完恍然大悟,朱元璋连官员的俸禄都抠抠搜搜的,想要润笔费?还要不要脑袋了你。

    朱樉思索了一阵,说道:“老刘头,这金陵城里大的书坊有几家?”

    刘伯温一脸无语,你一个锦衣卫头领还要问我一个老人家?

    想起还在领秦王府的俸禄,回答道:“老夫的文集,都是集贤堂刊印的。”

    “集贤堂的印刷质量如何?”

    朱樉问的别有深意,刘伯温正专心将刚写好的诗词整理,没有察觉到异常。

    “印刷精美,字体清晰。在金陵城可以说独一份。”

    朱樉嘴角勾起,对着门外喊道:“三宝,通知徐野驴带着锦衣卫把集贤堂查抄了。”

    “把书坊老板带到我的府上。。”

    郑和躬身领命而去,刘伯温惊讶地合不拢嘴:“那集贤堂老板又没招惹你,平白无故上门查抄别人家产。岂不是陷老夫于不义?”

    朱樉听出了刘伯温话里的毛病,有点震惊道:“老刘头,你印书居然不用给钱的吗?”

    古代的文集和话本不同,属于文人雅士小范围传播,对于书坊老板简直是赔钱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祸害大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aidaming/read/97/1239.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