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自从曹震将泸州卫的一个百户所调离合江之后,城内的守军数量骤减,变得异常稀少。
原本应该重兵把守的马街上的“老粮仓”,如今也只剩下几名差役看守着仓库,显得有些冷清和寂寥。
余瑱的头上紧紧地裹着一条头巾,仿佛要将他的头发完全掩盖起来。
他的上身赤裸着,露出古铜色的肌肤,在阳光下泛着微微的光泽。
下身则穿着一条粗糙的麻质短裤,裤脚被卷到了膝盖上方,露出他粗壮的小腿和结实的肌肉。
这样的装扮让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马帮的苦力,常年从事着艰苦的体力劳动。
与余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文忠,他身着华丽的绫罗绸缎,衣料光滑如丝,闪烁着淡淡的光泽。
他手中握着一把精致的折扇,轻轻摇动时,扇面上的山水图案若隐若现。
腰间还挂着一个小巧的算盘,巴掌大小,却显得十分精致。
这种打扮在这个时代的江南地区并不罕见,它是富商们的统一着装风格。
然而,这样的装扮却有些不伦不类,与他们低微的社会地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大明王朝,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分明,商人被视为最末等的阶层。
洪武皇帝曾经颁布谕旨,明令禁止商人穿着绸缎锦绣,只允许他们穿着朴素的粗布绢衣。
这一规定旨在强调商人的低贱身份,以维护社会的等级秩序。
然而,这些江南富商们虽然不敢在洪武皇帝的眼皮子底下公然违背禁令,穿着华丽的锦绣罗衣招摇过市。
但一旦他们离开京城,来到穷乡僻壤之地,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在那些地方,他们摇身一变,成为了县太爷乃至府台大人的座上宾,受到极高的礼遇和尊重。
合江,这座位于茶马古道上的城市,尽管被视为重要的交通枢纽,但它的赋税却远远不及江南富庶地区一个下等县的零头。
李文忠缓缓地走在街道前方,他的目光不时地左右扫视着周围的商铺,似乎在挑选心仪的货物。
他时而回过头,与身后的几名随从低声交谈几句,似乎在叮嘱他们一些事情。
就在这时,一个操着南京官话的富商大摇大摆地走在街道中央。
他身穿华丽的绸缎衣裳,腰间系着一条镶有宝石的腰带,手中还把玩着一把精致的折扇,显得十分得意。
而在街道一旁的仓库门口,两名差役正百无聊赖地站着。
突然间,他们像苍蝇嗅到了“血腥味”一般,眼睛猛地一亮,然后迅速迎上前去。
“还请这位员外留步!”其中一名头发花白、年纪稍长的衙差高声喊道,“咱们县太爷有请您去县衙一叙!”
这名老差役虽然知道本朝并没有捐官的制度,但他还是按照前朝遗留下来的传统,用“员外”这个尊称来称呼这位富家公子,以表示对他的敬意。
李文忠眉头微皱,面露不悦之色,原本轻摇的折扇突然被他用力一合,发出“啪”的一声脆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