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5 章 蜀王亲临 (1/2)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百姓们或坐在竹椅上,或围坐在方桌旁,悠然自得地享受着这“天府之国”的安逸与富足。

    这种从容底气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在无数个平凡日子的沉淀和积累中逐渐孕育而生。

    就如同这座古城一般,历经无数次的摧毁与重建,却始终能够顽强地屹立不倒,生生不息。

    成都,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不仅是四川的首府,更是整个西南地区的“腹心”所在。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和光芒。

    成都城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来自各地的客商们络绎不绝地穿梭于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带来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商品,也为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生机。

    这里不仅是蜀王的封地,更是整个西南地区的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希望。

    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城南的江桥门下。

    十五岁的蜀王朱椿早早地便率领着王府的属官们守候在此,他们神情肃穆,静静地等待着那位备受尊敬的“老师”——宋濂的到来。

    朱椿年纪尚轻,却已贵为一地藩主。

    他的面庞圆润,尚未完全褪去少年人的稚嫩,宛如春日初发的春柳,柔和而略带青涩。

    长期居住在深宫之中,使得他的肤色苍白,没有半点血色,光洁的额头在烈日的映照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宛如羊脂白玉一般光洁。

    朱椿的眼睛虽然不大,但是却异常的清晰明亮,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般,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他的目光专注而敏锐,仿佛能够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是他多年来勤奋好学所形成的一种习惯。

    若要论及才学,被老爹朱元璋称为“蜀秀才”的蜀王朱椿,无疑是老朱家的第一人。

    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对各种学问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

    无论是经史子集,还是诗词歌赋,他都能够信手拈来,并且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然而,朱椿深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因此他在文华殿修习学业之时,一直刻意让自己的排名屈居于“皇长孙”朱允炆之下。

    这样一来,他既不会引起其他兄弟的嫉妒和排挤,也不会让自己这个庶子成为众人攻击的目标,从而得到了一个“千年老二”的外号。

    今日,朱椿头顶翼善冠,身着一袭赤色的四爪金纹蟒袍,显得格外庄重和威严。

    他的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种不符合其年龄的沉稳之气,仿佛已经历经沧桑,看透了世间的一切。

    按常理来说,迎接宋濂的遗骸,其实并不需要他一个藩王摆出如此大的阵仗。

    但是朱椿心里非常清楚,让宋濂“风光大葬”,不仅仅是他这个“挂名弟子”的义务,更是太子大哥的教令。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必须要将这件事情办得妥妥当当,以表达对大哥的敬重之意。

    因此,朱椿这位身份尊崇的亲王才会放下身段,亲自出城去迎接宋濂的灵柩。

    这一举动不仅是为了表达对“老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祸害大明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ohaidaming/read/97/1243.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