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
虽然没有叶酸片剂,但食补还是得零零碎碎安排上的,无论是绿叶菜,还是动物肝脏,甚至是水果,叶酸的含量都不算少。
嗯,小王同学的嘴有福了,能吃到以往不常吃的东西了。
跟保卫科的同志道了谢,唐植桐骑上自行车先去了妇联。
市产院与妇联离的并不远,十来分钟就到了。
唐植桐立好自行车,抱着风扇径直去了叶主任办公室:“妈,风扇改好了,给您送过来体验一下。”
在科研班和霍效平的努力下,风扇插上电源后,不仅启动动静小了很多,风力也更大了,左右摇摆起来感觉整个屋子都凉快了不少。
“不错,果然比以前好很多。以前照着人吹,时间长了人受不了,挪开又热,这么一改好多了。”叶志娟体验了一会,对成果相当满意。
“嘿,那您拿给厂家那边参考一下?这种会摇头的风扇能赚外汇。”唐植桐对这种风扇很有信心,信心不仅来自于摇头的设计,还有历史数据参考。
如果不是自己鼓捣出摇头风扇的话,这种风扇还得等几年才会生产,而且会在1965年的广交会上大放异彩,搭载定时装置与60°-120°广角送风技术的摇头扇斩获32万台外销订单,占当届小家电展区成交额的47%。
至于定时嘛,唐植桐这次没提需求,总要给厂家那边留点创新空间。
如果他们创不了新,那就等这种风扇大卖之后再找机会升级,又能带动一波升级后的创汇,美滋滋。
“行,那就先放这,回头拿给风扇厂看一下。”叶志娟满口子答应下来,女婿极少肯定的说某种产品能创汇,看来他对这种风扇非常有信心。
相比较识字图书、练习题,叶志娟更喜欢摇头风扇这种发明,能创汇,各单位能分润的多,积极性也高,协调起来阻力小。
“好嘞!那我去找小琴姐项目交割。”唐植桐没再提家里没有风扇的事,任由风扇在叶志娟办公室辛勤的摇着头吹风,掉头去找苗小琴。
苗小琴这边更好说话,收下保温箱项目剩余的钱和票据就完了,一点都不核查,不过也有坏消息:“你上次关于草帽的设想被外贸那边否了,他们不同意占用广交会的展台。”
“没事,回头我再想其他点子。”听到这个消息,唐植桐一点都不失望,甚至有些喜悦。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局限性,外贸那边看不到草帽的市场,正好说明上面做主的人不是穿越的。
既然不是穿越的,那就没法看清自己的骚操作,自己所有的搬(抄)运(袭)都是原创!
“暂时只能这样了。”苗小琴看唐植桐没有失望,也松了一口气,他之前所有的想法都能展开,就这次出师不利,可以说外贸那边不看好,但换个角度就是自己工作不力。
“小琴姐,我妈跟你说庆功宴的事情了吗?”与草帽相比,唐植桐更关心物资的调配情况。
“说了,你几号用?我去协调,这次肯定出不了岔子。”
“我打算这个星期天在邮电学院食堂开,一早过来拿可以吗?”唐植桐已经跟魏之桢约好了,食堂出大师傅和场地,不用自己动手。
“可以。你们多少人?”苗小琴盘算下时间,完全来得及。
“按照三十人准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