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十来天,等月底甭管能不能干完,我都得回来参加群英会。”
“十来天啊……”小王同学怅然若失,好像这个月又希望渺茫了一般。
“嗯,不过财务科没有人值班,我隔上两三天得回来处理下工作。”唐植桐咧着嘴呲着牙说完,还不忘偷偷给小王同学抛了个媚眼。
就这一眼,小王同学不满意了,因为被婆婆看到了。
5月19日,星期四。
等唐植桐来到押运处时,就看到余英在开垦出的农田里忙活。
农田已经锄了一多半,看样子余英今儿起了个大早。
这么勤劳的姑娘,若是真找个瘸子,着实可惜了,但唐植桐没有上前劝阻,一来不熟悉,二来余英可能会觉得多干点活会让自己心里踏实点。
唐植桐去财务处放下包,然后去食堂将给余英的粮票交给高师傅。
把粮票统一交给高师傅是陈大姐的主意,生怕余英节约着不舍得吃。
交给高师傅还有一个好处:能寄存。
在捱过这几年的困难后,四九城的粮店会开展一项“存粮票”的业务。
在1968年以前,粮票是当月有效、过期作废的,一些富裕的家庭,及一些饿怕了的家庭,会将本月吃不了或节省下来的粮票存到粮店。
粮票到了粮店,粮店会在粮本上做登记,随用随取,不收取手续费,但也不给利息。
即便如此,也有不少居民参与其中,因为这样操作,粮票不受“当月有效”的限制。
眼下粮食不够吃,是没有这项业务的,但高师傅可以利用职务之便先把用不了的粮票买出粮食来,逐个月往后循环就是了。
“这姑娘真不错,今儿一大早还过来给我帮了阵子忙。”在收下唐植桐的粮票后,高立德站在食堂门口看着在田里忙活的余英说道。
“唉,可惜老家遭了灾,也没个城市户口。”唐植桐叹口气,余英是勤劳的,但天道不一定酬勤,勤劳也不一定能致富,往往越是勤劳就越会操劳一辈子。
“可惜了了,要不是因为这年景,说不定能找个好婆家。”高立德听余英说了押运处对她的安排,言语之间非常惋惜。
“没啥更好的办法,至少比她在老家强。”唐植桐大概能猜到陈大姐让余英跟押运处职工一同去农场的缘故,希望到时候能跟个身强体壮的小伙子看对眼吧。
看着余英在农田里锄草的身影,唐植桐觉得这种可能还是挺大的。
余英干活麻利,天然就受农民喜欢,再加上那俊俏的长相,相信能得到适龄男青年青睐的,男人嘛,说到底还是视觉动物。
下午的时候,唐植桐接到了门卫的电话,说有人找,让去接一下。
自打马薇受伤后,铁路上不仅增派了门卫值班的人手,就连执勤也严格了很多,现在再想报人名就进门是不可能了。
唐植桐来到门卫,发现来人是丁建辉。
“咦,辉哥怎么有空过来了?”唐植桐笑眯眯的跟丁建辉打招呼,即便如此,门卫也没有直接放行,而是拉着唐植桐在来客登记表上签字确认,表明是他将来客带了进去,并标注了拜访时间。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