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上午烙好的,为了让这边能赶上饭点,小王同学和唐植桐都没在家吃午饭。
这顿午饭吃的比较安静,挨了揍的敬民埋头干饭,叶志娟没有提“草莓”的意思,小两口自然装作什么都没发生。
吃完饭,唐植桐逃也似的带着小舅子出了门,留下叶主任娘仨在家。
唐植桐带着小舅子从高大山那边借了鱼竿,载着他再次去了什刹海。
“姐夫,咱们晚上能不清炖鱼吗?可不可以换个吃法?”王敬民坐在自行车后扛着鱼竿,给前面的司机提需求。
“嘿,你想的可够远的,鱼还没钓上来,你就琢摸着吃了?”唐植桐在前面跟小舅子逗闷子道。
“有姐夫在,我相信肯定能钓鱼上来!”经过前面几次钓鱼,王敬民现在对唐植桐有着迷之自信,就犹如用脸接霹雳15的三哥一般,飞机被打下来换一种表述就是用飞机成功拦截了飞弹,拦截率100%,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低得“哒哒哒”的把小舞跳起来庆祝一下。
“算你会说话。如果能钓到鱼,我给你做酥鱼。”鱼的吃法有很多,如果单论好吃的话,必须得过油。
由于绝大多数鱼脂肪含量很低,吃起来当时饱了,但饭后会感觉饿的更快。
海边渔民管这种低脂海产品做的菜为刮油菜,所以即便在大饥之年,即便肚子已经很饿,他们也很少吃鱼虾蛤蜊等海产品,大都是捞上来拿到市场上或通过一些渠道换粮食。
眼下内陆的百姓就没有这么讲究了,一来养殖鱼的产量不足以大规模供应,二来江河湖泊里的鱼也没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步。
钓到鱼就算改善生活了,要啥自行车?
唐植桐载着王敬民来到银锭桥,放眼望去湖边全是鱼竿,都快赶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密度了。
“走,咱找个人少的地界。”鱼再怎么不顶饿,唐植桐也不会跟他们抢地方,再怎么说也是有挂在身,里面的鱼带小舅子再钓十回都够了。
王敬民不懂钓鱼选址,自然是唐植桐说啥就是啥。
唐植桐骑着自行车,从银锭桥上往南走,去了什刹海的南岸,找了个没人要的犄角旮旯。
“姐夫,这地方能上鱼吗?”来到地方后,王敬民看左右无人,心里到底还是泛起了嘀咕。
“嘿,路上的时候还说相信我来着,这才多大会功夫,怎么?要反悔啊?”唐植桐左右瞧瞧,打算找两块石砖头当座位。
“那不能,我就是纳闷,这么好的地方为什么别人不选。”王敬民赶忙往回圆。
“兴许别人没发现呗,别废话了,捯饬捯饬准备钓鱼。”唐植桐到底还是没找到砖头,只能从岸边选了两片比较规整的石板凑合着用。
“好嘞!”这回拉唐植桐钓鱼,是王敬民蓄谋已久的,早早的就备下了鱼饵,不知道从哪儿搞了些骨头,说着就低头寻摸石头,想把骨头给敲开。
“给我,我来弄。你这是从哪弄的骨头?”唐植桐一上手,好家伙,一股喀拉味。
“就上回吃烤鸭的时候,我藏了两块鸭腿骨,上回钓鱼给忘了。”敬民挺直了小胸脯,一副求表扬的样子。
“你可真会藏,也不怕招来耗子。”唐植桐摇摇头,久经存储的鸭骨气味确实不咋地,也不知道能不能吸引鱼上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