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下大酱 (2/4)
本站域名 【m.64sw.com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换源:
节点二二 ↓

nbsp;唐家的盐罐子是敞口的,也不知道老太太当初从哪淘换来的,看上去已有年头,尽管已经放家里用了很多年,但表面被张桂芳擦的一尘不染。

    唐植桐从凤珍手里接过盐罐子,先看了一下湿度,然后才抓盐往盛有大酱块的盆里放,一边撒教给张桂芳该撒多少盐:“一斤大酱放个四五两盐就差不多了,潮湿的盐就多放一点。”

    “后面呢?”张桂芳暗暗记在心里,问道。

    “加上水,拌匀实,咱这个盆敞口大,酱也不多,盖上盖帘就行,如果换了缸得在缸口裹上布。

    以后每天早上掀开用勺子撇一遍沫,再用这个大酱耙子捣上一遍,放太阳底下晒,晚上再盖起来,个把月就能吃了。

    中间感觉水少了就再加一点。”唐植桐将大娘教的,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亲妈。

    “行,我记住了。”张桂芳感觉挺容易的样子,压根不难。

    “那这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以后就拜托给您了。”唐植桐两手平举着大酱耙子,犹如端着圣旨一般递到张桂芳身前。

    “这么大个人了,也没个正形。”张桂芳接过大酱耙子作势要打。

    “嘿嘿,苦中作乐嘛。”唐植桐其实很想拍拍自己的屁股说上一句“你打我噻”,但考虑到俩妹妹在身旁,就没这么说,好歹得有个做哥哥的样子,给她俩做个榜样。

    尽管唐植桐已经很收敛,但小王同学和两个妹妹依旧乐不可支,看着他耍宝。

    与此同时,东北安东某林场,唐文邦正跟老伴给大酱坯裹报纸。

    东北大酱的制作并不算难,黄豆洗净泡一宿,第二天烀熟捂一宿,第三天或砸或剁成泥,然后跟活泥巴一样,给豆泥塑形。

    豆泥塑好形就是大酱坯,一般来说都是砖头形状,个头大小不一,犹如粗制滥造的土坯一般。

    大酱坯很软,塑好形就不动了,三五天表面干裂后稍微翻个个,继续晾着,同时也是在自然发酵。

    一般二十天,大酱坯就能干透,表面也会长满霉菌。

    这时候需要把大酱换个地方继续发酵,眼下的老百姓大多选择用草绳将大酱系住挂在房梁上。

    由于眼下的房子大多数都是土坯房,房顶不仅经常落灰,还时常有老鼠光顾。

    有的人仔细,这时会用报纸包裹一下大酱坯,也有人不嫌埋汰,直接挂起来了事。

    唐文邦和老伴都不是那种埋汰人,当然选择干净卫生的做法。

    “再过个把月,大酱就好了,到时候还是送到火车站托桉子同事带回去?”大娘对唐植桐这个侄子太满意了,回回不光不空手,带来的东西也多。

    托侄子的福,唐家和苏家这个年过的很富足,几乎顿顿有鱼,不光没饿着,甚至没掉秤。

    板油她早就炼成了油,过年时把油渣包成了饺子、炖成了菜,炼好的油基本没动,这东西放的住,她打算存着等以后吃。

    “回头和婷子商量一下,我想过去一趟。”按老理儿来讲,家里长辈没了,除了扫墓以外,长辈是不会去看望晚辈的。

    但唐文邦不太放心这个大手大脚的侄子,心里一直挂念着那边,尽管来往信件中一直都是很好、放心之类的话,但谁会在心里说一些让亲戚担心的话呢?不都是报喜不报忧吗?再说,孤儿寡母的,哪个是容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红火岁月做俗人最新章节 http://m.64sw.com/xiaoshuo/huidaohonghuosuiyuezuosuren/read/97/947.html !64书屋,有求必应!